徐州學子三下鄉:用青春點亮夢想
千年風云歷史,群星閃耀薈萃
志愿者開授歷史課,向小朋友們介紹歷史文化以及名人故事,著重講述了楚漢相爭和王杰烈士的英勇往事。繪聲繪色的故事使得小朋友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徐州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用四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引出課堂的主題“歷史上的唐朝”隨后具體介紹了唐朝興盛的原因、民生和制度最后以小朋友們熟知的唐朝詩人李白的詩歌鑒賞作為結尾,小朋友們在歡笑中豐富了自己的歷史知識,感受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
了解傳統文化,弘揚長征精神
志愿者開展“四大發明”主題課程,細致介紹四大發明的淵源,制作程序,相關用途與影響,播放李子柒,央視紀錄片多元講解,將四大發明的相關知識具象化,宣揚傳統文化,強化文化自信。
志愿者開授紅色語文課程,用兩個有趣的語文游戲作為課程的引子,一個是小朋友們舉手回答出包含動物的成語,另一個是漢字“二”添一筆變成新字,引起了小朋友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兩個富有巧思的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小朋友們的課堂積極性。隨后,志愿者帶領小朋友們逐字逐句分析毛主席所作的《七律·長征》,分析詞中所使用的寫作手法和修辭方法,同時結合長征這一重要的創作背景向小朋友們講述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使得小朋友體會到革命艱辛,傳承長征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感。
畫筆承童趣,彩繪顯創新
志愿者開設繪畫知識課程。展示卡通人物,介紹繪畫相關知識,分設“臨摹”“創作”兩個專題,循序漸進教學,其專業知識教授與繪畫展示激發了小朋友們的繪畫熱情,作品展示出小朋友的創意與童真。
開設多樣手工課堂,鼓勵小朋友自己動手,發揮想象力。“樹葉畫”課堂上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發散思維。有的用樹葉拼貼出瓢蟲蝴蝶,有的將水彩畫和樹葉畫結合構造出一幅落日余暉圖,甚至還有的將身邊同學的特點放大入畫,讓人驚嘆其奇思妙想。“石頭畫”手工課程上,小朋友帶著前一天早已準備挑選好的心儀石頭,用丙烯顏料進行繪畫創作,天馬行空,任爾創作。有的人喜歡漫畫書,便做了正反變換畫面的石頭書;有的人喜歡星空,便在早就準備好的貝殼畫出了整片宇宙,用以白色顏料點綴成星;有的人觀察石頭形狀,將石頭畫成恐龍,賦予怪石以生命。二班孫晉熙小朋友說長大后要當航天員,便在一方石頭上畫上宇航員與外星生物,小小的石頭卻承載著大大的夢想。一塊石頭可以承載珍貴意義,支教亦是如此,捧出一顆真心,收獲無數笑臉,帶去無限溫暖。
節氣二十四,華夏千年史
志愿者開設“窗花”課程,帶領小朋友們在了解傳統文化中學習剪窗花,了解窗花歷史,種類,剪發,小朋友們學以致用,自主創作,大展身手,體驗傳統剪紙文化的魅力。
開設“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課程,課程初志愿者通過二十四節氣轉盤吸引同學們注意,從而引出本節課主題:二十四節氣。緊接著,圖文并茂,結合趣味視頻為小朋友們描述每個節氣對應的畫面特點,然后又帶領同學們探索每一個節氣的含義。在同學們理解每一個節氣的含義的基礎之上,帶領同學們學節氣歌,歌聲悅耳動聽。最后,大家進行了“節氣蹲”小游戲以最大化同學們的參與感,游戲中每個同學都充當了自己喜歡的節氣的“小小代表”。知識鋪墊完成之后,在團隊成員的合作下,組織同學們進行了紙盤貼畫制作手工課,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得小朋友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感受古人智慧,傳承中華文化。
童心永向黨,爭做好青年
志愿者開展紅色閱讀主題課堂。以顏色做引子,志愿者給出顏色,小朋友搶答對應顏色的相關物品,紛發糖果與紅旗貼紙作為獎勵,引出關鍵詞“紅旗”;以顏色做工具,紅綠各對應一只手,做指令訓練,強化“紅色”主題。課堂氣氛活躍,以互動獎勵帶動小朋友參與課堂,用故事形式將紅色知識通俗化,使得小朋友更易接受。在短暫休息之后,志愿者帶領小朋友閱讀四川巴中紅色文化故事,劃分自然段,分享讀后感,教學相長。最后,播放《我和我的祖國》愛國教育電影,以影片角色作為事例,引導學生自我思考,領悟愛國精神,取得較好效果。
開設愛國主義課程,學習黨史相關知識。首先以《熱愛祖國》詩歌朗誦引起同學們的情感共鳴,當同學們大聲讀出那句“我的祖國名字叫中國”時,熱愛與自豪在每一位同學的臉上洋溢。志愿者和同學們一起探索了祖國燦爛文明與壯麗山河,進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繁榮富強。隨后便和同學們通過動畫視頻一起飛躍歷史的銀河,共同去見證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時刻。志愿者以“紅船精神”對同學們提出要求:童心永向黨,爭做好少年!最后,大家在對黨旗國旗軍旗等的講解和繪畫中結束了本節課的理論部分。理論完成后,支教團成員帶領同學們一起做了紅船制作手工,同學們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出優秀的作品。
探索太陽系,趣味識科學
張廣石支教團成員開設物理化學實驗課。“點水成冰”實驗中,志愿者首先將小朋友們分成若干小組,共同來完成實驗。通過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小朋友們對于實驗原理有了清晰的認識,并且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嘗試。最終,各小組實驗現象都十分完美,結晶現象非常漂亮。彩虹雨實驗中,在志愿者簡短地介紹過實驗過后,小朋友們就開始了嘗試。支教團成員悉心指導小朋友們的每一步操作,耐心解決小朋友實驗中遇到過的問題。最后,小朋友們如愿觀察到了美麗的彩虹雨現象,絢麗的彩虹讓小朋友欣喜若狂,沉浸在實驗的歡樂當中。“會飛的紙杯”實驗中小朋友們將兩個紙杯的底部相互連接,隨后用鏈接在一塊的橡皮筋作為動力,讓紙杯在空中“滑翔”,有趣的實驗現象,讓小朋友們津津樂道,無不贊嘆科學的魅力。
志愿者開設天文課程,課程伊始“何為太陽系?何為銀河系?”這一問題引發小朋友們思考,引導小朋友們在探索中敲開宇宙的大門,探索太陽系。緊接著,志愿者圖文并茂,結合趣味視頻為小朋友們作出解答并帶領小朋友們繼續開啟下一步探索天文知識,了解偉大航天專家人員事跡,學習航天精神。小朋友們對宇宙天文知識從懵懂到了解,無不感嘆宇宙奧秘,更有小朋友因此萌生長大以后成為宇航員探索宇宙的想法。
探索太陽系,趣味識科學
張廣石支教團成員開設物理化學實驗課。“點水成冰”實驗中,志愿者首先將小朋友們分成若干小組,共同來完成實驗。通過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小朋友們對于實驗原理有了清晰的認識,并且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嘗試。最終,各小組實驗現象都十分完美,結晶現象非常漂亮。彩虹雨實驗中,在志愿者簡短地介紹過實驗過后,小朋友們就開始了嘗試。支教團成員悉心指導小朋友們的每一步操作,耐心解決小朋友實驗中遇到過的問題。最后,小朋友們如愿觀察到了美麗的彩虹雨現象,絢麗的彩虹讓小朋友欣喜若狂,沉浸在實驗的歡樂當中。“會飛的紙杯”實驗中小朋友們將兩個紙杯的底部相互連接,隨后用鏈接在一塊的橡皮筋作為動力,讓紙杯在空中“滑翔”,有趣的實驗現象,讓小朋友們津津樂道,無不贊嘆科學的魅力。
志愿者開設天文課程,課程伊始“何為太陽系?何為銀河系?”這一問題引發小朋友們思考,引導小朋友們在探索中敲開宇宙的大門,探索太陽系。緊接著,志愿者圖文并茂,結合趣味視頻為小朋友們作出解答并帶領小朋友們繼續開啟下一步探索天文知識,了解偉大航天專家人員事跡,學習航天精神。小朋友們對宇宙天文知識從懵懂到了解,無不感嘆宇宙奧秘,更有小朋友因此萌生長大以后成為宇航員探索宇宙的想法。
作者:張夢 來源:張廣石支教團
- 足跡在大漠深處
- 北京林業大學巴彥淖爾綠色發展科考調研團來到內蒙古巴彥淖爾,我們將足跡踏至河套平原。
- 08-30
- 徐州學子三下鄉:用青春點亮夢想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走進鄉村,推動鄉村振興,8月20日-8月29日,中國礦業大學“張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