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至7月18日,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實踐團的十余名成員來到了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這一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地區,開展了"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12日上午我們實踐團來到了位于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核心據點安民鄉,并前往蘇馬坪村,在蘇馬坪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為當地的小朋友們指導朗誦篇目《請黨放心,強國
有我》,與大家一同學習紅色詩歌朗誦,追憶浙西南紅色故事。
孩子們一遍遍練習著令人振奮的篇目《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同時主動與我們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在成員們的耐心指導下熱切表現自己,展現出更好的朗誦效果,我們也倍感激動。孩子們的積極回應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的教學熱情,讓我們感受到這些孩子們高昂的精神狀態。我們團隊的負責人也表示:"我們團隊在這里探究浙西南的革命故事,通過藝術這種易于大家理解的形式,將我們所了解到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紅色革命故事給宣傳傳播出去。”
當日下午,我們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安岱后村紅色教育基地,并在相關人員的指導幫助之下,以講解員的身份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們講述發生在安岱后村的浙西南革命先輩的革命歷史。

圖為實踐團參觀安岱后村文化禮堂舊址。 李子洋 攝
在參觀安岱后村紅色教育基地的過程中,發生在安岱后村的浙西南革命先輩的革命歷史令我們印象深刻。比如:安岱后村村民陳鳳生同志,作為浙西南地方游擊隊隊伍中的領導人物,與粟裕、劉英所率領的紅軍挺進師一起在浙西南開辟革命根據地。當敵人大舉進犯根據地時,陳鳳生與其他戰友奮戰到底,不幸被敵人的搜山便衣隊所逮捕,被槍殺在龍泉鎮西溪灘上。在這些令人動容的根據地故事下,我們感受到了根據地戰士們的舍生取義,對于“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有著跟深刻的理解。
隨后,我們實踐團成員進入松陽縣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以"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我們的第一站就是"松陽之窗"展覽館。我們在館內參觀了關于松陽縣的歷史人文、改革年代的紅色歷史、信息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在參觀中,我們體會到了松陽縣發展至今的艱辛與不易,但是面對重重困難卻并未退縮,反而迎難而上,將松陽縣發展至今天的繁榮。我們深受鼓舞。

圖為實踐團參觀“頌揚之窗”展廳 李晨 攝
此后,我們以松陽縣匯文中學為中心,在學校內及周邊地區開展了對松陽縣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社會實踐。我們對于當地小朋友進行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培訓宣講,并對松陽縣居民進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相關采訪。調查發現,不論是小朋友還是當地居民,大家都對"浙西南革命精神"都有一定的了解,受訪人們大都知道安岱后村等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也對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上發生的感人故事有所了解。大街上可以看見關于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立牌,同時,社區里也有著關于浙西南革命精神的講解介紹。
7月18日,我們實踐團隊還受邀參加了2023年松陽縣"青聚浙麗.青松向陽"青年人才招引行動暨大學生暑期實習出征儀式,并做為青年代表團代表宣誓。
活動結束了,在各自返回家鄉后,團隊成員們仍在積極了解革命紅色歷史,參觀紅色文化展館。在這次實踐過程中,身為浙江人都我學習到了很多,不僅了解到在革命年代、在浙江大地上還有著如此龐大的革命根據地,而且背負著挫敗敵人第五次“圍剿”的戰略重任,更加體會到了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意識到了繼承與弘揚紅色革命精神的重要性。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革命精神的偉大和重要性。它不僅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我們思想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將這種革命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揚光大它的精神內涵,將它傳承下去。同時,我將更加注重紅色文化的學習,繼承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也會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更加了解相關事跡。雖然我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做出改變,但是我相信,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會盡自己最大能力的去影響他人,通過量的積累進行質的突破。我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可以參加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