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和蛙叫將夏天鬧醒,夏天來時把耀眼的陽光送到人間,我在追逐陽光的機遇里同可愛之人相逢。
為了服務豐都縣三建鄉當地兒童,以突破自我、服務當地為目標,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學兩位指導老師與15位學子組成“以文載夢,借藝創和”文明城區促進實踐團,于6月30日前往豐都三建鄉開展鄉村走訪調研,因此之緣分,我在這個夏天的憧憬中,和成員們相逢,一同努力;和孩子們相逢,一同為生活帶去更豐富的意義;和“實踐”相逢,一同提高。
暑期實踐里和大家的相逢,由晨間的一張留影慢慢拉開序幕。第一張的留影里,我站在了人群最左的一角,顯得緊張。來到一個新的集體,面對著未來十天將要共赴目標的大家,我是迷茫的,我不知曉我們是否合得來,隊伍未來的實踐工作我是否做得好,不可否認,我對自己能否融入這一個群體產生了疑慮,但就如同在夜晚布置了一整個天空的星星比之月亮更加唯美,成為夜空里閃著亮光的鉆石一般。
圖為實踐團成員前往三建鄉
從合川出發去往三建鄉的路途中,在看著大家在出發前興奮地談起對三建鄉的期望,面對車窗外的富有意境的風景不約而同地發生感嘆,鄉村調研中相互關心,發表著對未來實踐活動的看法意見,本來相互間并不熟悉的人居然因為一個地方、一個目標快速成為了朋友,大家的笑顏在晨光的修飾下,讓我漸漸被大家所吸引,不斷地與大家靠近,自然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走在隊伍的最末慢慢走在隊伍之中,就如同欣賞星空的攝影師,我欣賞著大家的熱情,那份因為緊張而產生的疑慮在比之陽光更加燦爛的風景里悄然消散,我想成為星星中的一顆,做夜空發光的鉆石,這樣的相逢無疑是珍貴的。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三建鄉孩子交流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三建鄉派出所調研
“理論是軍官,實踐是士兵”。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我也嘗試對接當地,對當地情況去切實的了解,更加真實地感受到實踐之重要性,這算是我對“實踐”的一種新的“相逢”。我同隊伍在三建鄉實地走訪,走出“舒適圈”,了解當地少年宮情況、三建鄉派出所的溝通與參加三建鄉政府的座談會,讓我從資料里了解的三建鄉更加豐富和個性起來。事物總是在發展的,顯然實踐不只是行動,應該是在了解中行動與在行動中了解。發現問題往往比改善問題要難,如同修繕堤壩容易,但堤壩潛在疏漏往往不易發覺。
圖為實踐團成員第一次合影留念
當縷縷陽光漸漸收斂,第一日悄悄也進入尾聲,汗水與收獲正比,累并快樂著,融入集體、融入地方,去發現身邊更多的美好,我期待月亮離去時拉來第二日的晨光,期待第二日新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