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和激勵廣大青年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矢志艱苦奮斗、堅持不懈奮斗、一代代接續奮斗,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2023年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西安交通大學“學以實踐,醫路奉獻”社會實踐團隊走進了遵義市正安縣土坪鎮,開展了為期12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社會實踐中,實踐團隊成員們深入基層,雙線開展支教、支醫活動,在弘揚西遷精神,勇擔國家使命,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貢獻交大青年力量。
點燃希望之火,照亮前行的路重重的高山阻擋了外面渾濁的空氣,守住了那些如山間溪水般清澈透亮的心靈,卻也不可避免地擋住了山區孩子們望向更廣闊天地的視野。考慮到短期的支教并不能給當地的孩子們帶來成績上明顯、大幅的提升,同時,也為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落實“雙減”要求,本次實踐中,團隊成員們經過調研與多次討論,最終有針對性地制定了課表,確定了在進行課業幫扶的同時,要以培養山區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其拓寬視野為目標的支教活動。我們在多彩多樣多元的課程設置中,幫助孩子們豐富課余生活、探索興趣、寓教于樂、增長見聞,啟發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助力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本次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支教,不僅僅是一種愿望和情懷,更是一份光榮與責任,也是一個披荊斬棘的過程。為了讓孩子們近距離洞察社會、觀照時代,在生動實踐中深刻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密碼,團隊成員開設了思政課和軍事理論課,在課堂與平時相處中,傳承紅色文化,賡續愛國精神,引導學生深刻領悟黨的創新理論實踐偉力。在教孩子們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讓他們感受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波瀾壯闊,了解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引導孩子們思考和理解變革背后的力量,從而樹立遠大理想,奮發向上,做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厚植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團隊成員充分發揮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提升當地醫療服務質量,協助體檢、醫療檔案建立等,減輕當地醫療壓力,協助當地醫療系統進行工作開展。
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說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通過本次支醫活動,團隊成員更為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現在的醫學生、未來的醫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基礎知識,打好自身醫學本領,堅定在醫學領域做出一番貢獻的決心!在臨床工作中,要時刻留意病人的病情發展,治療手段要多思多想考慮全面,防止因為醫療手段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我們應當注重提高自身看病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醫學實踐能力,牢固樹立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人民健康衛士。
深入基層調研,貢獻交大力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時代的呼喚、發展的必然。各級鄉村振興部門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乘勢而上、開拓奮進,接續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在本次社會實踐中,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在進行支教、支醫的同時,還對當地的基層工作人員進行了訪談調研,了解了當地鄉村振興以及基層教育的相關工作內容和工作成果,通過統計與整理得到了大量的一線數據資料。整理完成后,我們對其進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中,我們扎根于自己所學所感,切入交大青年的新視角,客觀地剖析當地生活環境特征,最終形成政策建議,為當地政府部門開展后續相關工作提供來自交大青年的支持。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學以實踐,醫路奉獻”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將繼續腳踏實地,貫徹生命至上,牢記國之大者,聚焦社會所需,回答人民之問,堅定初心,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