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學生在學校組織下開展了“百年百圖展黨史,點亮八皖譜新篇”巡展宣講團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是志愿者們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水平。團隊成員們將對淮北博物館進行參觀與了解,深入挖掘探討傳統文化的歷史成就,了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淮北市博物館,又稱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博物館路1號。成立于1976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大運河古陶瓷研究基地,安徽省研學游教育基地、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二級消防保衛重點單位,國家3A級景區。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與重要意義。
在淮北博物館,團隊成員參觀了展館中的各個展覽區,通過觀賞古代文物的精華和珍藏品,領略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團隊成員們通過導覽員的講解,深入了解了淮北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變遷,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志愿者們對于這些文物有了許多不同的認識與了解。而淮北市博物館通過多次升級改造,展陳主題生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手段新穎,也讓它更加的吸引人們的對歷史的好奇,更好的面向人們。
如今淮北市博物館展陳專題有隋唐五代陶瓷、運河疑云、淮北漢畫像石及淮北歷史名人、宋代瓷器、古相遺珍、證券文物、淮海戰役、書畫等,還收藏了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淮北的出土文物。有著很強的文化底蘊,而館內分為《隋唐五代陶瓷》、《宋金元陶瓷》、《運河遺韻》、《茶具鑒賞》、《運河城市攝影展》、《運河城市書畫展》《古相遺珍》、《淮北漢畫像石》、《淮北歷史名人》等九大展區,同時設立臨時展廳2個,不定期地組織、舉辦展覽,來供人們參觀。
淮北博物館五千平米的陳列面積,萬余件館藏文物,相城往昔的繁華就被收納在這方不算大的空間里、被存儲在這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中。歷史的舊跡與現代文明的交織是志愿者們見到博物館的第一印象,從遠處望去整個建筑就好像一艘乘風破浪遠航的船,象征著淮北市永遠在向前方遠航。
淮北市博物館見證著隋唐大運河滄海桑田的變遷,這條已經淤廢了幾百年的河道,通過考古發掘重見天日,再次向后人展現出它曾經的輝煌。志愿者們通過對它的參觀不僅加深了對博物館文化歷史的認識,還體會到了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
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實踐活動,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淮北地區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魅力與底蘊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了責任感與使命感。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會努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