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景色秀麗、空氣沁人心脾除此以外歷史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這些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卻漸漸淡沒。為了讓人們認識巢湖,了解巢湖文化,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赴巢湖市追尋傳統足跡實踐小分隊”(陳劉姝妍、羅杰、李凌智、李志偉、軒逸菲)于7月19日-25日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地點為龜山公園,柘皋河自然教育中心,南山烈士陵園,巢湖市博物館,渡江紀念館。
小隊于7月19日在巢湖市博物館集合。巢湖市博物館東臨旗山、鼓山,西迎巢湖,是一所會科學類考古遺址專題博物館。一樓是有關巢湖古代傳說以及傳統文化的實物和資料,二樓陳列了放王崗漢墓、北山頭漢墓出土的精品文物,三樓是巢湖在紅色文化中留下的足跡。步入展館,琳瑯滿目的陳列品和充滿趣味的互動項目讓小隊成員不禁投入其中。
次日,小隊乘車前往南山烈士陵園。通過陵園內立牌的介紹,成員們了解了這里的紅色事跡。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偽占領巢城,將望城崗建成重要據點。1945年8月10日至12日,新四軍七師十九旅在代師長譚希林的指揮下,徹底摧毀了敵軍望城崗據點,為解放巢城創造了條件。這次戰斗是抗日戰爭時期巢城境內的規模最大、殲敵最多的一次戰斗。站在陽光下的成員們不禁產生了崇高的敬意,因為他們,我們才能沐浴陽光,誕生在和平年代。
7月21日,小隊前往渡江紀念館。在紀念館中成員們得知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并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并殲滅其重兵集團。此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為爾后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7月22日,實踐小隊踏上游龜山之途。龜山因形似巨龜而得名,乃巢湖三龜之首。龜山公園青山倒影,風光秀麗,曾為海軍訓練基地。山嘴向湖中伸去,恰似甜飲湖水,“夕照龜飲”自然逼真。微風徐徐,空氣清新,景色醉人,成員們看著湖水拍打石岸,在陽光下,水面波光粼粼,看著刺人的陽光變得收斂,在天空鋪下片片紅霞。
最后,穿過綠色走廊實踐小分隊來到了柘皋河自然教育中心。柘皋河濕地公園自然教育中心是巢湖市首個以濕地文化、濕地科普和濕地宣教為主題的自然教育場館。其中,一層圍繞濕地類型、植物科普、鳥類保護、環境治理等特色板塊進行布展;二層圍繞巢湖四季、濕地物種、植物百科、公園沙盤等特色板塊布展。
7月24-25日,小組成員對實踐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分配后續任務。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每個成員都對巢湖有了新的了解和更深的認識。回顧建國歷史,感動與革命先烈們的共產主義信仰之堅定以及為革命事業付出的犧牲之巨大,銘記紅色歷史,汲取紅色力量。游覽巢湖的美麗山水,為家鄉的旅游發展作出一份微薄的貢獻。保護和發揚我們的文化遺產,為自己提供一個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為當代社會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增長自己的見識、知識、提高審美,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巢湖地方的特色歷史。大學生社會實踐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