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湛江8月8日電(通訊員 黃琦琪)思緒孕育出夢境,將人的意識牽進懷念的地方。夢回剛到雷州第十小學時,他們用著新奇的眼光打量著我們,我還想著會不會很難融入小朋友們,擔心著上課沒人回應,但當他們熱情地拿起我的工作證,問我名字怎么讀,問我從哪里來時,我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我笑著給她們介紹道,我們是廣東醫科大學“映跡”三下鄉服務隊的,暑期“三下鄉”給你們支教來了。
夢回給他們上課時,烈日當空,窗外的蟬鳴格外聒噪,嘎吱搖曳的風扇吹不走教室里頭的熱氣。我在三尺講臺上滿懷激情地給他們授課,在提問時,他們很配合,積極舉手發言,但最感動的是,離講臺最近的那一桌女生,在察覺我講得滿頭大汗時,默默拿起扇子給我扇風,明明她們自己也很熱。小朋友們是心思細膩的,又是懂事乖巧,天真爛漫的,永遠會被他們那抹澄澈的眸光,那顆真摯的童心反復感動到。
夢中,我們是師生,更是朋友。我喜歡輕捧著他們笑容可掬、稚嫩的臉龐,喜歡聆聽著他們咯吱作笑、童稚的清籟。我會俯身附耳,凝神屏息地聽著他們低聲的小秘密;也會樂意為他們解惑答疑,加油打氣。他們也會教我些許的雷州話,會給我介紹一些雷州的特色小吃;會拉著我的手經過瓦房寺廟,穿梭在摻雜著人煙氣,炊火香的雷州小巷,感受著異地的風土人情。他們對異地也是充滿好奇的。他們會讓我介紹我的家鄉,介紹我旅游過的城市,會夸贊我相機記錄下的美景美食。他們也向往著外地的風采,憧憬著長大后也要去看看祖國大好河山。

(多彩大學生網 通訊員 藍雨 攝)
夢中和他們相處的這些天里,發現,恰巧是他們在這個“不知虛名有何用”的年紀,沖著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才不會有過多的焦慮和彷徨,才會更有勇氣,更會有恃無恐的大膽想象,暢談未來,以熾熱的心,把夢想的種子埋下心泥。或許,我們有時候應該不要太在意結果,也不要看到別人發光,就覺得自己暗淡,哪怕結果的成功率很低,只管放手去做,尋回那份純粹和本真,以不卑不亢的少年姿態昂首向前,行而不輟,穩行致遠,便未來可期。
夢回那天披了一身的紅暈的晚霞,我啟程回到家,耳畔里卻回蕩著他們的聲音:有門衛大叔說的“老師好”;有接送小朋友的家長說的“謝謝老師”;還有小朋友們叫的“黃姐姐”“黃老師”。實在是忘不了和小朋友們相處的點滴,忘不了折紙課上相互切磋的競技;忘不了體育課上你追我趕的嬉笑;忘不了課間時懷揣夢想的暢談;忘不了互送禮物的情誼……我在舊事中尋找回憶,在白紙上留墨記錄,想著像莎士比亞那樣,把不盡思念和美好過往寫入十四行詩里,然后妥帖地收進記憶的抽屜深處,無畏四季輪回,無畏歲月侵蝕,經年難忘。
夢醒了,轉瞬即逝。剎那間,驚覺他們仿佛近在咫尺,往日的場景猶如發生在昨日,內容很清晰,音色也很熟悉。
為期幾日的“三下鄉”活動早已結束,我也步入了往年正常的假期生活軌道,但不虛此行。青春會消磨殆盡,但成長和收獲卻可以永遠印刻在生命的盡頭,比之前的我不同的是,多了幾份信念和幾份感悟。能在本就平凡的生活,把時間花在做志愿上,花在體驗異地的風土人情上,在給小朋友們帶來樂趣的同時,豐富人生閱歷,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在每一次呼吸里享受生命瞬息,把平凡繪畫得妙趣橫生,做永遠熱忱于生活的踐行者,這大概是“三下鄉”的真正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