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進行時
為了響應、助力鄉村振興文化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了了解當地的文化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西北民族大學赴甘肅臨夏鄉村振興發展調研實踐團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開展了社會實踐與調研學校組織的“三下鄉“活動,跟隨集體來到了臨夏,做為一位臨夏土生土長的孩子,更是切身體會到了自己家鄉近幾年發展帶來的效果,感受到了發展變化之快、之強。
這個在我印象中只是古樸典雅的,甚至也可以稱為鮮為人知的城市在短短時間內迅速成長,不僅僅有保留原始場景珍貴文物的和政恐龍古化石和馬家窯彩陶,還有了科學與現代技術的碰撞—和政工業科創實訓中心和多種玫瑰競相開放的壯觀場面一中國玫瑰超級工廠。
位于和政縣太子山風景區的工業科創實訓中心是家鄉發展以來第一所大型科技感體驗中心,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了集教育、科研、娛樂為一體的專業設備和電子產品帶來的魅力。尤其是一起體驗到的 VR 虛擬現實世界,它提供的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維動態視景,讓我們沉浸其中,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視覺上的震撼。
中國超級玫瑰工廠—臨夏州最大的玫瑰鮮切花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臨夏州發展花卉產業的一個標桿企業,在其展廳陳列的一塊塊獎牌也能為其證明它的非凡。在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萬株“雪山”系列、娜歐米等多個品種的鮮切玫瑰經過采摘、打刺、分級、包裝等多道程序,順利完成裝車,從講解員小姐姐的介紹中可以了解到每天都會有十萬枝政瑰“乘著”億農商貿冷鏈車發往鄭州、昆明中轉倉,進入北京、上海、成都及周邊地區鮮切花銷售市場。而且鮮花港從 2022 年10 月份投產運營以來,持續推動花卉產業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鮮花港所提供的500 多個就業崗位,為附近的村名帶來了穩定的收入,推動著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鄉村振興戰略頒布之后聽到過無數次,而在這次我們返程的路上我們才真正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 鄉村振興不僅要路通,更要路好、路暢、路美。從一條條泥濘的鄉問士路到砂石路、水泥路,從'兩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士"再到如今平整寬闊的“四好農村路”。臨夏州東鄉縣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提高農村公路運輸服務水平,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街接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它讓我看到了自己家鄉的巨大變化,更加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但更多的使我逐漸了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社會實踐確實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而且深進基層,同基層干部談心交換,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真切的感受到我國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戰略帶給中小城市的扶持,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源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往的真正涵義,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