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紅色精神,2023年7月11日,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紅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尉氏縣第三高級中學,開展紅色宣講活動。在宣講的過程中,團隊通過分享對劉青霞故居的實地考察實踐、探討總結、感悟紅色精神、相識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同身受革命先輩們艱苦的斗爭環境、堅定的革命信仰、高尚的愛國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通過這次的宣講,紅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團對傳承傳統文化,牢記紅色精神有了更多的信念與期盼。
圖為“紅色記憶”社會實踐團隊生平事跡宣講。 夏帥旗 攝
如何傳承并弘揚紅色文化一直是一個時代性的問題,它的答案也并非一成不變,這需要新時代的青年不斷地去躬身力行,在實踐中探尋出紅色文化的意義與價值。但“紅色記憶”實踐團隊始終相信:在新時代,紅色文化從未消失,也永不過時。團隊成員表示:“對待紅色文化,我們不僅要看到其歷史意義,更要以此為激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掘紅色精神在當今時代新的生命力,讓紅色文化和時代共同發展,讓中國在新時代的的浪潮中勇敢前行。”
圖為“紅色記憶”社會實踐團隊宣講時學生們認真聆聽。 王浩舟 攝
我們團隊通過事先準備好的PPT,分享對劉青霞故居的實地考察和探索后的感悟。對劉青霞故居的一些主要景觀和對劉青霞個人的生平事跡進行詳細的講解。總之,我們希望讓更多的同學加入到傳承紅色記憶的潮流中來,為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紅色記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希望同學們能夠傳承紅色文化,讓紅色記憶在新時代的潮流中不斷閃光。作為年輕一代,要積極向黨靠攏,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囑咐同學們要永懷一顆愛國心,把建設好偉大祖國作為自身的奮斗目標。
圖為“紅色記憶”社會實踐團隊對個人的學習方式和經驗進行宣講。 丁典 攝
宣講結束,我們更加感受到傳承紅色記憶的重要性。即使條件艱苦,環境惡劣,老一輩的革命家們仍然秉持著中國共產黨人永恒不變,歷久彌興的秉性與黨性,充分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擔當與情懷,風骨與操守,是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紅色革命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偉大提現,是對于歷史的深刻思考,也是對于未來藍圖的精神描摹,更是新時代下中國青年所需要繼承的偉大精神品格和寶貴精神力量,這也是我們此次宣講活動的精神感悟。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應當擔大任,繼承這一寶貴紅色文化,發揚這一寶貴的紅色精神,在不斷的社會實踐當中,踐行這一文化品質,成為黨的偉大事業的繼承者。
我們很慶幸也很幸運,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這一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偉大歷史時期,不斷攻堅克難,將青春之我奉獻青春之中國,將個人的發展積極踴躍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使命當中,堅定了學好專業知識,不斷進步投入到偉大的社會實踐當中的思想覺悟。我們需永遠銘記這些為創立捍衛新中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獻身的先烈們,繼承他們的遺志,弘揚革命的傳統,為建設美好安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通訊員 丁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