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革命實踐催生偉大的革命精神。1927年8月1日爆發的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鑄就了以“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為民奮斗、百折不撓,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為內涵的八一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坐標。為進一步學習弘揚八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7月8日至14日,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省級重點社會實踐團隊——“薪火”理論普及宣講團前往江西省南昌市開展紅色文化學習調研活動,重溫紅色“八一”,傳承革命精神。
實地參觀走訪,讓紅色革命文化更加生動宣講團成員先后走進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紅色記憶展示館、朱德舊居和葉挺第十一軍指揮部舊址、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江西省博物館等地實地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了解了“浴血堅持”、“談判改編”等相關故事,深刻體會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被革命戰士堅定信念、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精神深深震撼。實踐團成員瞻仰革命先烈圖片,認識珍貴歷史文物,重溫艱苦奮斗的革命歷史,深入學習紅色文化。
在參觀期間,團隊成員結合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想,結合江西紅色文化的深厚內涵展開宣講,引來游客圍觀聽講。同時,實踐團成員實地采訪了參觀的游客,對于南昌紅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探尋城市名片,讓愛國主義教育更加鮮活宣講團來到洪都航空文化園和南昌艦主題園,學習南昌工業文化,探尋城市名片。南昌被稱為是新中國航天工業的發源地,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在此誕生。在洪都航空文化園,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了我國航空航天業的發展史,見識到了南昌在新中國工業建設的卓越貢獻。在南昌艦主題園,實踐團成員登上了第二代南昌艦,南昌人為以自己城市命名的艦船而感到自豪,望著這艘巍峨的艦艇,成員們深感祖國軍事力量、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從八一建軍時裝備落后、軍事實力差,到現在海陸空齊頭并進,軍事實力強、科技水平高,無一不體現了八一精神中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內涵。
采訪退伍老兵,讓紅色基因更有溫度宣講團前往南昌市青山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兩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退伍老兵——熊志強、官水泉進行慰問和采訪。兩位退役老兵向實踐團成員們講述了他們入伍及參加對越反擊戰的故事,并且展示了一些他們當時使用的物件。通過采訪,實踐團了解到當時條件的艱苦和戰爭的殘酷,深感當前的和平生活離不開這些革命軍人的努力和犧牲。同時,事務局的局長提到,當前國家對于退役軍人更加重視、待遇不斷提高,并強調全社會應該給予軍人更多的重視。
線上線下宣講,讓八一精神代代相傳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南昌的紅色文化,7月15日-20日,團隊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大中小學生以及社區人員等群體中開展以偉大的八一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宣講活動。截止目前,已經開展線上新下宣講10余場,人群覆蓋大中小學生及社區群眾,參與群眾超過600人次。
南昌英雄城,八一精神永不忘。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開展,讓大學生實地感受到了南昌紅色革命文化尤其是八一精神的偉大力量,在具體實踐中打造行走的思政課,用自己的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要牢記“八一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本領,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精神,讓“薪火”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