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紅融“綠”繪就馬圖生態文旅新篇章——“冠軍課堂”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赴梅州馬圖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馬圖村位于九龍嶂、北山嶂山區腹部,一路高山險峻,崎嶇的山路峰回路轉。90年前,朱德、陳毅、羅榮桓、聶榮臻、古大存等都曾在這片紅色土地留下革命的足跡。冠軍課堂團隊通過與馬圖村領導開展系列座談與紅色景點參觀,用腳步丈量馬圖村的紅色根脈、用鏡頭記錄革命老區的紅色魅力。
冠軍課堂團隊成員跟隨饒書記參觀茶園。據了解,馬圖村至今有300多年種茶史,村民家家有茶園,世代都種茶,紅四軍的到來,為馬圖綠茶增添了一抹革命的紅色,因此馬圖綠茶又被成為”紅軍茶。“2007年底“馬圖綠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正式成為馬圖村的新名片。
饒書記為團隊介紹產業概況,介紹馬圖村如何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模式,使馬圖茶葉的種植從零散、無序到規;、標準化,從而走出了一條“一村一品”的產業路、致富路。
馬圖村是開展武裝斗爭建立紅色蘇維埃政權的地區之一,冠軍課堂團隊跟隨書記及其他村委一同參觀見龍居,回憶過去蘇區斗爭歷史,感受蘇區人民精神。“紅四軍進駐豐順并在馬圖休整時,軍部設在見龍居,朱德就在這里住宿三天兩夜。”繞書記說道,與冠軍課堂同學一同展開紅軍在馬圖面對敵人的斗爭歷史。
“當時國民黨軍進入村里,對紅四軍反撲圍剿,得震樓被火燃燒,幸好當地村民迅速將火撲滅,才保住了這棟樓。”饒書記指著房屋痕跡與圖文說道,同時介紹在這艱難過程中軍隊不放棄抗爭、群眾大力支持的精神。
這段歷史帶給冠軍課堂同學深刻感悟與體驗,以史為鑒,緊跟時代,為黨和人民奉獻。面對入黨誓詞,進行深刻反思提醒,團隊一同進行入黨宣誓,堅定決心,做新時代青年,讓火炬繼續傳承,延續優良紅色傳統。
時間:2023-07-27 作者:高若夢 來源:高若夢 關注:
- 心中不舍,難說再見
- 盛夏七月,我們一起艱苦過、歡笑過;奉獻過、收獲著;傳授過,學習著,面對種種困難,我們團結一心,乘風破浪。
- 07-27
- 暖心助社區——直港巷村暑期社會實踐
-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地點為湖州市南潯區直港巷村,直港巷村是南潯區最大的農民工聚集地,約80%的來南潯務工的人員都選擇住在直港巷村,
-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