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15日,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指導教師王仁睿副教授帶領馬發兵(農學2019級)、胡馨月(農學2020級)、張藍焰(園藝2020級)、趙藝多(園藝2020級)、晉良勛(園藝2020級)、王八金(園藝2020級)、楊宏鑄(農學2021級)7名暑期實踐隊成員前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蘋果產業的發展現狀,為助力鹽源鄉村振興尋找科技進步之路。
團隊成員首先到達涼山菁華農業有限公司,胡秀洪董事長熱情地為大家介紹了公司現狀和鹽源蘋果產業的概況。胡董事長自豪地談到鹽源蘋果具有口感好、品質高、營養豐富等優點,隨著知名度的提高,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和認可。但談到品牌鏈與銷售狀況時,在發展前期,政府和當地農戶沒有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對鹽源蘋果的發展和保護力度不夠,沒有系統地設立相關監管制度,為產業的健康發展留下了隱患。部分外來商戶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秩序,影響鹽源蘋果的口碑,阻礙鹽源蘋果品牌化的進程。
同時,胡董事長也指出,面對擴大市場的需要,鹽源蘋果要在傳統銷路的基礎上發展多渠道銷路,結合電商銷售途徑,完成“互聯網+”的自我更新,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培養和人才支持。對于團隊成員的研究內容,胡董事長十分肯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可能創造更大的收益”。他期待大學生能來到鹽源,更期待涼山學子回歸家鄉,用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術,領航鹽源蘋果的未來發展道路,傳遞鄉村振興的燎原之火。團隊成員與胡董事長就鹽源蘋果的多維現狀與未來發展道路進行了深入交流。
為進一步了解果農的實際情況,團隊成員來到了大窩村郭朝秀大姐的果園。據郭大姐介紹,她家的蘋果樹均有20年以上的樹齡,其中還有幾顆50年樹齡的老果樹。盡管大姐管理細致,但腐爛病、花葉病發病嚴重。同時,在采收和銷售環節對于個體果農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例如在收獲時工作量巨大,需要聘請工人,人力成本高昂;銷售時,個體果農由于家中人員較少,通常選擇與企業對接的形式,惡意壓價的現象普遍。而且,企業對蘋果大小分級要求嚴格,不收購小于65毫米的小果,農戶往往選擇丟棄或賤賣。而對于個體果農來說精力和條件有限,深加工并不現實,收入受到限制。團隊成員給郭大姐重點介紹了更換蘋果脫毒種苗的重要性,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腐爛病、花葉病等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成員們也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所學知識為這些農戶從種植到銷售提供具體的幫助。
郭大姐告訴成員們,在黨的領導和政策的幫扶下,她靠自己的雙手供兩個女兒大學畢業,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穩定。成員們感受到了郭大姐由內而生的幸福感,也進一步體會到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引入新型農業人才是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正如習總書記所言“青年人身逢其時,重任在肩”,作為新時代青年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真真實實地為自己的家鄉帶來收益,這也是這次暑期實踐帶給成員們最大的思考。
最后,團隊成員來到了由馬發兵同學在大學三年級時成立的鹽源縣笮都高原糖心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擁有200畝蘋果園。在幾年的時間里,馬發兵同學將脫毒種苗帶回家鄉進行示范種植,并構建了羊糞還園、中蜂授粉的生態循環型果園,示范效果顯著。中國教育報和西南科技大學公眾號都對此進行過報道,鹽源縣政府也高度關注。7月13日鹽源縣電視臺兩位記者跟隨團隊成員實地考察,并對馬發兵同學進行了采訪,面對鏡頭,馬發兵同學說道:“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鹽源人,我深深地熱愛這片土地和這里的人們,因此我在大學期間選擇了自主創業,帶著家鄉的農戶一起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種植蘋果,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專業優勢,借助西南科技大學的科研平臺來提高我們的種植技術,拓寬銷售渠道,帶著農戶一起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為鄉村振興事業奉獻屬于新時代農科學子的力量!”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深刻地意識到了現代農業對農民、企業和政府的重要性,農業是我們國家的基礎產業,關系到億萬人民的衣食安全和經濟發展。作為新型農科學子,我們將繼續努力,為農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