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前往荊州,身為未經世事的大學生。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知之甚少。沿著皖浙天路,我們走走停停,欣賞沿線風景,了解荊州附近的景色和地貌。
到了他鄉,遇到異客,我也很是拘謹。我家在北方雖然偏南有山也有水,但在這依山傍水的地方,就如江南水鄉一樣。不同的是四面環山,不用出門,通過窗戶我們便可看到大霧遮住山峰的壯麗景象。
這里的橋也有很多,雖不精致,但每天都承載著鄉親們方向。在這里的幾天,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街道上總有有幾盞燈光伴隨我們進入夢鄉。
這里人們富足,當地的酸黃瓜和山核桃是荊州人的根本,這個地方有這些東西很好,能走出去才是更好,在道路不發達的年代,這里只是一個閉塞的小山莊,過著貧困的生活。現在鄉親們的生活富庶,在莊子里人人都蓋上了至少三層以上的樓房。
在兩個相差較大村莊的生活對我的感觸也是很大的。在這里人們不用奔波,沒有這個時代帶來的緊張感,人們的生活與大城市相比,就是慢節奏的生活。和熟人相見都能聊上半天也不著急。
和村里的政府工作人員的聊天中我知道他們村子發展雖好,鄉親們在很多事情上還是很不理解政府的。在當地我參觀了李夏同志遇難的地方和九華農會,被當地紅色基因所感染,為他們的事跡而歌頌。通訊員(郭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