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儉”而易見“布”同凡想
用理論來推動實踐,用實踐來修正或補充理論。在此次“三下鄉”公益實踐活動中,我們致力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緊跟時代的步伐,立足學院的專業特色,努力將綠色環保融入紅色故事中。為使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傳統的拼布工藝,增強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6月30日,安徽農業大學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安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暑期“三下鄉”——“儉”而易見“布”同凡想社會公益實踐活動。本次活動聯合安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建造富有樂趣的拼布課堂,使他們可以在實踐中學習和了解歷史和新知,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6月30日下午三點,實踐活動順利開展!首先,實踐團成員通過演講ppt的方式向小朋友們介紹此次拼布課堂的學習內容,在了解拼布工藝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都積極的提出自己的疑問,看到小朋友們對拼布工藝漸漸提起了興致,團隊成員也感到十分高興。隨后,團隊成員向小朋友們介紹制作作品的材料、挑選制作材料以及教他們如何制作作品中的小零件。為了保證小朋友們的安全,團隊成員向小朋友們強調了大剪刀及熱熔膠槍等工具的危險。隨后,團隊成員將小朋友們分為四組,并分別帶領他們完成相應的作品,對此小朋友們也拿出了一百分的積極性投入了進去。
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在參與實際拼布操作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都熱情洋溢,興致勃勃,從設計圖稿、剪裁圖案到選擇材料、進行拼貼,小朋友在團隊成員們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并將自己的想象與思考融入其中,經過小朋友們和團隊成員三天的不懈努力,終于將四幅拼布作品成功的制作出來了。當小朋友們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拼布作品成功完成時,他們更加熱情高漲,對拼布藝術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即使作品完成了,小朋友們依舊熱情四溢。因此在剩下的兩天里,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用牛仔布料制作小動物、名牌掛件,以及一些通過他們想象力制作出來的作品。
伴隨著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7月6日,“儉”而易見“布”同凡想“三下鄉”公益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大家也為此次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此次活動與小朋友們的相處過程中,團隊成員也時常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時期,也許他們的童年沒有這么多豐富的實踐活動,但在參與小朋友們的實踐活動的同時,也算是彌補了童年時的空缺和遺憾。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也許每個人經歷的事不同,但每件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和回憶。在此次活動中對所有人來說或許有許多不足,但是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不是達到完美的標準,而是體會學習樂趣的過程,體驗不一樣的經歷,獲得非同一般的感受。相信無論是每個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還是團隊成員,都會在這個假期擁有一段難忘的回憶。
時間:2023-07-11 作者:安徽農業大學劉樂妍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安徽學子三下鄉:遠離溺水,牢記心中
- 暑期臨近,夏季多暴雨,湖面上漲,為預防兒童溺水事故的發生,實踐隊隊員同社區居委會干部一起前往居民家中進行安全知識宣講,并去附近
-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