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數時代”:深入調研服務大興村小學
本網訊(通訊員 游婉瑤)為深入了解大興村基礎教育情況,更好地服務大興村小學教育,開展支教工作。吉首大學“數時代”社會實踐服務團于7月4日進行實地調研,對大興村小學的學生進行了家訪,并與大興村小學的英語老師高裘君進行訪談。
“數時代”服務團成員完成當天支教任務后,送大興村小學的學生回家并對學生的家長進行深入交流,詢問家長是否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態度、在校學習課程類型的需求、以及完成義務教育后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等問題。
隨后,服務團成員向大興村小學的英語老師高裘君了解學校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相關情況。訪談中服務團成員了解到,大興村小學的學生只有幼兒園、一年級到三年級,人數約有30位,學校的教學嚴格按照教育局規定的主課程進行教授,也有體育、美術和勞動實踐等副課課程,偶爾開展相關的愛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滿足學生的基礎需求,并且學生的學習成績較為穩定,均為中等偏上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大興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僅有5名老師,有2名老師的年齡將近退休,老教師退休后會有新老師加入學校的師資隊伍,能保障大興村小學的基本教學條件。
在訪談中,高裘君老師表示,目前大興村小學還在興辦是由于縣城的學校距離較遠,村中還有較多的學生,且大興村小學的學生大部分均是留守兒童,父母多數外出打工,家中僅有爺爺奶奶陪伴,去城里的學校不太方便,需有家長陪讀,經濟條件和人力條件都不允許。基于村小的學生現況,服務團成員就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對高裘君老師進行深入訪談。由于學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在學生們平時的交流中也經常能聽到他們談論自己的父母,一定程度上對父母有需求以及希望得到父母陪伴。
了解大興村小學的情況后,服務團成員向高裘君老師詢問學校對大學生支教在課程上的需求。高裘君老師提到,村小的學生與外界的交流不多,許多興趣課程都沒有接觸過,希望多一些興趣課、手工課、美術課等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的課程。同時表示,服務團的支教對孩子們還是存在一定的影響,教育這塊是循序漸進的,不會很立馬的有成果,對人生是一個很長遠的影響,“數時代”社會實踐服務團帶來的觀念會對學生們未來的發展有好的影響。
此次的學生家訪和在校教師訪談讓服務團成員更好的了解到大興村小學的現況,能從更深層次的地方進行教課備案,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提供正確的引導。服務團與學生家長、老師共同探討學生的成長和教育問題,在服務團和老師家長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從而更好地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推動“數時代”社會實踐服務團支教工作的順利展開。
時間:2023-07-05 作者:游婉瑤 來源:原創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