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傳“非遺”文化 “五進”走創新之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的“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相關指示,參與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推動云南傣族非遺民間剪紙藝術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場館、進企業等“五進齊行”,為家鄉發展貢獻青春的力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返鄉小分隊,在充分調研云南剪紙非遺文化的傳承現狀的基礎上,展開了相關的實踐和宣傳。
由于現在的手工藝人雖然在鄉村仍然存在,但是實際上很多年輕人都已經不會相關的手藝。為了引起當地鄉村人員的重視,本小組進入鄉村為村民宣傳非遺傳承的重要性,傾聽他們的聲音,深入了解了重要的文化藝術不被重視的原因并與當地文宣組深入交流解決方案。
分隊進入各地社區進行宣傳剪紙文化,包含云南的盈墾社區、湖南的麗春家園社區、河南的書香苑社區和湖北襄陽的東風社區和汴河社區,小組成員在相關的社區舉行關于傣族剪紙的文化知識講解。雖然由于地域的限制無法邀請藝人實地表演,但小組成員為較遠的社區進行遠程線上表演及教授,進行遠程連線。
在校園層面,積極與當地及小組成員所在地域校園進行聯系,并進入校園為校園的學校進行表演和遠程聯系,同時成員設計了有關傣族剪紙的知識競賽等互動性活動,顯著增加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小組成員與當地文化傳承場館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了現在少數民族非遺文化建設的場館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并在參觀場館的基礎上對場館宣傳傳承傣族剪紙文化的現狀進行評估和調研,并形成了相關的調研報告。
為了在企業層面更好地將非遺剪紙文化融入產品生活中,我們以傣族剪紙圖案為原型設計文創產品,將這種帶有歷史意義的文創產品走進企業,為非遺文化的生產性傳承助力。
為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宣傳要求,在新媒體宣傳層面,我們借鑒現有存在的新媒體業內做的比較好的非遺賬號,學習了他們的宣傳方式,為傣族剪紙文化拍攝相關的宣傳視頻,從新媒體的角度為傳統文化助力。
今后,我們將繼續推進非遺傳統文化傳播與跟進,在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貢獻中南大學子之策,發揮新媒體的獨特作用,走非遺創新發展之路!
時間:2023-03-20 作者:張婧妍 廉蓬 楊榮娟 謝瑩 李佩燦 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云南德宏非遺專業團隊” 關注:
- 觀中山,緬歷史
- 3.9日,懷著對革命先賢孫中山先生的緬懷之情,我們來到武漢市江漢區瞻仰孫中山先生與其愛人宋慶齡夫人銅像。
- 03-20
- 曲園學子志愿行,弘揚時代新風氣
- 2022-2023寒假期間,曲阜師范大學“黨史(國學)小課堂”校地共建實踐團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的重要指示
- 03-20
- 湖北省棗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實地調查
-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把始終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03-19
- 棗陽市新職農調研感想
- 通過做這個項目,首先我了解到很多關于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新型職業農民的知識。
-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