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生活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勞動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和集體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
為了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實踐,感知生命成長的奇妙與不易,濱城區清怡小學東校區開展了主題為“參與勞動我最美”的社會實踐活動。
清怡小學東校區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利用校內閑置的空地,開辟出了校園種植基地。
活動一:種植小白菜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了種植園區,首先,老師帶領同學們清理了勞動場地,并為孩子們示范講解如何翻地、平整、栽種、澆水,介紹小白菜的習性和種植小白菜所需的土壤條件等。
同學們聽得特別認真,感嘆看似簡單不起眼的種植也是“暗藏玄機,不容小覷”。
有了前面的知識做鋪墊,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從垅土、撒種到培土、澆水等步驟。
播種一粒種子,就好像種下一個希望,對他們寄予厚望,等到發芽成熟收獲的那一刻。
活動二:移栽烏塌菜
帶著種植與勞動的熱情,同學們繼續移栽烏塌菜苗。
同學們排成排,手握鐵鏟干勁十足,手里捧著將要移栽的菜苗,從挖坑到栽苗、澆水,不怕臟不怕累,動作變得更加沉穩與熟練。
一下午,種植園內充斥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學校通過這樣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孩子們更好地體驗生活、親近自然。學校的種植園就像一部打開的教科書,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種植蔬菜,既可以再實踐中獲取知識,又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與艱辛。樹立了勞動光榮觀,體驗了農民的辛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