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發展模式,助力農村轉型
在國家改革發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村農業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農業是民生之本,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農業的支持。近年來,中國農業發展整體向好,但仍存在著許多制約因素。化學肥料用量過度、生產技術遭遇瓶頸、產品后續銷售渠道過窄等問題,都在影響著農業發展。為探尋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助力現代化農業轉型升級,2022年12月30日,曲阜師范大學益農長青調研隊與青島中荷智慧產業園取得聯系,進行視頻會議,展開線上調研,學習先進生產技術,了解當地改革發展經驗。
開展線上會議,參觀企業內部
12月30日上午,益農長青調研隊與青島中荷智慧產業園進行視頻連線,在園區負責人的帶領下調研隊對產業園進行了“云參觀”。在視頻中,調研隊員觀察到該產業園的農業生產采用了許多現代化技術,園區在每個種植區域上都設置了大屏幕,實時反應作物的生長情況,并且采用智能溫室的生產方式,為作物生長提供最適條件與環境。種植方面,應用無土栽培、水肥一體供應、配方施肥等先進種植管理技術。負責人在視頻另一側向調研隊介紹到:“為提高蔬菜品質,部分生產區已經配備上智能化控制系統,彌補了以往單單人工監顧的缺陷,智能機器與人工相互配合可以更好保證農產品生長過程中養分的供應,以及應對其他情況的發生。”
除應用先進技術外,調研隊還了解到該產業園對蔬菜日后的銷售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產業園與世界其他農業大國建立了合作,作物日后除保障國內供應外,還將遠銷他國。并且,產業園與這些國家還展開了技術方面的交流,借鑒先進管理經驗,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學習借鑒先進技術,助力農村農業發展
青島中荷智慧產業園依托當地已有產業,發揮當地新區區位優勢及藍莓、食用菌等產業優勢,開展特色產業,研發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并將企業影響輻射到周邊鄉鎮、企業,為當地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帶動了其他相關企業的發展。中荷智慧產業園與世界其他農業發展大國建立合作,將產品全部納入荷蘭豐收聯盟全球銷售體系,引進荷蘭自動化包裝加工生產線及日本的食品加工技術和管理理念,計劃建成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精準化、智能化農業生產工廠。據負責人介紹到:“我們在種植作物的同時更是對新型作物進行研發,將在蔬菜種業研發、蔬菜栽培模式、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國際交流與合作。”
貼近實際生活,了解具體情況
12月30日下午,益農長青調研隊來到學校周邊的農村,對當地農戶進行走訪,分發調查問卷,了解當今農村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在走訪的過程中調研隊發現,農戶在蔬菜種植過程中都存在使用化學肥料的情況,當地農戶向調研隊員說道:“如果我們只用有機肥,蔬菜的品質好了,但我們的收益就沒有保障,蔬菜生長時間變長會增加我們的成本。”此外,調研隊了解到,由于農村本身地理位置的影響,蔬菜的銷售大多依靠農戶趕早集的方式售賣,銷售途徑過窄,而且先進的生產技術無法在農村得到普及,生產效率始終不高。
調研隊員在調研過程中看到,相比以往單純依靠種地為生,如今農村中開辦許多農家樂。當地村民表示;“以前我們總守著自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現在村里的旅游業開發起來了,我們開著農家樂還可以增加家里的收入,”除此之外,調研隊員還了解到還有些農戶在自家地里開展了自主采摘的買賣,為蔬菜的售賣開辟了一條新渠道。
分析現有問題,展望美好未來
客觀來說,我國農業發展相比過去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隨著社會發展,許多新問題也浮出水面,如農村先進生產技術得不到普及,農作物后期銷售路徑單一等問題都有待國家政府解決。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也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調研隊認為農村與企業也都應遵循綠色環保的發展原則,保護自然資源,實現資源可循環,推進綠色農業發展穩步邁進。下一步,產業園將繼續創新生產與銷售模式,中國農業改革也將繼續向前。
時間:2023-02-07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 魏溪 來源:通過社會實踐調研 關注:
- 改革發展模式,助力農村轉型
- 在國家改革發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村農業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農業是民生之本,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農業的支持。近年來,中
-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