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青年之力,鄉村振興正當時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環境是很關心得問題,但是現代社會也流傳著“青年強則國家強”的口號,于是不少人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怎樣將鄉村振興與青年群體結合起來呢?這就是青年人下鄉幫助鄉村振興的原因,青年人掌握和熟練使用著當前的新型網絡技術,能夠為鄉村的旅游振興提供網絡上的宣傳與幫助,也能夠出謀劃策,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寶貴的力量!
對于實現鄉村的旅游振興,在此次的社會實踐中,小組成員感觸頗深,國家政策的出臺起到了明燈的作用,為鄉村的旅游業發展和第三產業轉型提供了前進的方向和巨大的動力,但是光有政策支持顯然是不夠的,不少村民們處于有心無力的狀態,他們的特色產品和宣傳只停留在宣傳欄和門口招牌上,這種無疑只能吸引已經前來的游客,而無法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們,產品賣不出去,村民的生活依舊無法改變,被動的“引進來”而不“走出去”是不可取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青年一代的幫助,通過網絡幫扶平臺的協助,讓更多的優質農產品得以被大眾了解,產品走出去了,村民的生活也就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鄉村產業轉型也就有了動力!
這次的實踐活動雖然短短幾天就過去了,但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本不熟悉的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變得熟絡起來,讓我們掌握了多種調查調研的方法,理解了村民們對于鄉村振興的看法和自己的見解。除此之外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國家政策所沒有觸及到的角落,了解了當前鄉村旅游振興所遇到的問題,意識到了自己本身應有的責任和使命和進行這次社會實踐真正的意義所在。
實踐的過程很累但也很快樂很充實,我們應該明白,鄉村振興非一日之功,此次社會實踐就像是在青年和鄉村之間搭起的一座橋梁,引導我們認識到了社會的根本問題并盡自己的力量加以解決。
身為一名大學生,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就應該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為國家做貢獻,為鄉村發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助力鄉村發展。讓“村前村后盡歡顏”不再是念想,而是現實的農村生活,展青年之力,鄉村振興正當時!
時間:2023-01-30 作者:李笑宇 來源:中國青年網 關注:
- 德澤源流長家風世澤長
- 在安徽財經大學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中,我們隊伍以移風易俗為主題,隊員圍繞喪事簡辦、電子鞭炮、重男輕女、彩禮在各自家鄉開展調查,以
-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