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湛江革命足跡
實踐第一站是湛江市博物館、湛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和東海島黨群服務中心,重點在于通過講解員講解和自行參觀學習,了解湛江地區的革命歷史和黨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思考青年學習黨史的意義與如何踐行黨的理論。
- 參觀湛江市博物館 -
實踐團隊在湛江市博物館參觀學習湛江地區的革命歷史和四個時期黨的發展,為實踐奠定理論基礎,并將其與汕頭地區的革命歷史聯系起來。
- 向烈士鞠躬獻花 -
實踐團隊在湛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烈士鞠躬獻花,緬懷革命先烈,并學習紀念碑下以文字和浮雕形式記錄著的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革命事跡。
- 參觀東海島黨群服務中心 -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隊在東海島黨群服務中心參觀學習了湛江革命史、湛江文化和黨的歷史,與講解員進行學習交流,并在閱覽室內閱讀了有關黨的理論的書籍。
第二站 東海島西山村
實踐第二站是東海島西山村,其被稱為南路地區的“小延安”。實踐團隊通過采訪西山村村干部和村民、參觀西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和南園小學,了解西山村的革命歷史和現今的發展情況,并組織成員參加西山村環境整治活動,用實踐行動發揮黨史學習的作用。
-采訪西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駐村干部 -
駐村干部向實踐團隊表示目前村內工作重心在于發展鄉村,鼓勵大學生們將黨史學習和鄉村振興相結合。
- 采訪西山村村民 -
在西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外,西山村村民從自身經歷向實踐團隊分享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西山村取得的發展進步。
- 在西山村進行環境清潔活動 -
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實踐團隊拿起清潔工具,在村道上進行環境整治活動,助力提升西山村的環境面貌。
第三站 鮀城革命足跡
實踐第三站是汕頭市交通中站舊址、如龍革命樹廣場和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重點在于通過講解和參觀,了解汕頭地區的革命歷史和黨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其與在湛江的實踐聯系起來,分析湛鮀兩地革命形式的異同,重溫兩地黨史,并思考如何提高人民群眾學習黨史的積極性。
- 參觀中共中央至中共蘇區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 -
汕頭交通中站舊址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發揮了重大而獨特的作用,館內以情景再現和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現了汕頭革命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
- 采訪汕頭市小公園旅客 -
在汕頭市小公園內對旅客進行黨史學習情況問卷調查和采訪,大多數學生是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學習黨史,而社會人士則通過參加社區活動了解黨史。
- 參觀汕頭如龍革命樹廣場 -
如龍革命樹廣場是展示“蘇區”意義的一處革命遺跡,實踐團隊在參觀學習后,成員拍攝了講解視頻,加深對汕頭蘇區革命歷史的了解,感受鮀城人民革命斗爭的英勇無畏。
追尋革命足跡,重溫湛鮀黨史
實踐團隊通過本次“黨史學習教育”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湛江和汕頭兩地的革命歷史聯系起來,湛江地區以東海島西山村的革命歷史為切入點,其為中共粵桂邊黨委所在地;汕頭地區以如龍革命樹廣場的革命歷史為切入點,其見證著汕頭第一個農村”蘇維埃“的誕生。
從這兩處開始,重點學習百年黨史中“開天辟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1949年)期間,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并最終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總戰略,及其在湛江汕頭兩地革命時期的運用和取得的成就。從革命歷史中重溫輝煌黨史,感受百年初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