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學子三下鄉走進深圳,用愛滋養環境
七月六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院級代表隊愛在“深”成小隊前往深圳市南山區沙河.尚護河U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開展環保活動。西南石油大學學生籌劃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讓大家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動環保,積極環保,樂于環保。在前往活動地點之前,同學們對將要開展的工作及活動進行了規劃和分工,以防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慌亂的情況,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為他人帶來不便的可能。首先,愛在“深”隊伍所有成員乘坐地鐵成前往U站,稍作休整后同學們開展了一系列環保宣傳活動,為當地人民普及環保小知識,他們通過制作手繪宣傳海報,口頭講解以及現場實操為大家進行宣傳,還采訪了當地人民對于環保的看法和期待,在采訪過程中,可以看出人們對于環保的期望很大,也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之后,為落實環保理念,小隊成員在附近區域對垃圾進行了清理和分類,過程中,同學們對垃圾的類別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此外,同學們還向U站工作人員了解了U站的建立初衷和建立過程,以及它的日常工作任務和工作體系,從中汲取經驗,為后續的環保工作展開收集資料。下午,同學們對開展活動工作的地點的水進行取樣,再拿到相關部門進行水樣檢測,得到大沙河水樣的相關數據,也聽取了檢測站工作人員的相關分析和建設性意見,也了解到要想從根本上改善水質首先應從環境入手,以人為起點,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傍晚回到住宿地點,隊伍每位成員都對自己當天的工作進行匯報總結,并提到了在任務過程中可以加強改進的地方,隊長對當天的一些列工作進行復盤,同時,成員討論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和分配。七月七日上午,愛在“深”成小隊成員再次前往深圳市南山區沙河.尚護河U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成員利用了前一天垃圾分類得到的可再利用物品進行手工制作,如礦泉水瓶、塑料袋、紙杯等。制作之前,同學們利用網絡資源尋找到一些廢品再利用的視頻,通過學習,制作了一些手工作品并在U站進行展覽。隊伍還安排兩名同學對每一步的工作任務進行記錄,在所有環保工作任務結束后,隊伍每位成員都發表了自己對于生態環保的看法以及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獲。下午,同學們迎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劉桂興老師。她90年代初來到深圳,見證了深圳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響徹世界的大城市,也見證了大沙河從清澈見底變成聞風喪膽的臭水溝,再變回今天深圳的地標性公園這一整個過程。她從U站創立初期就加入了U站,一直擔任U站的環保講師,她同時還是一名學校老師,平時在學校上課給學生們傳輸環保理念,周末有時間就會來U站宣講環保知識。她用了一個小時給我們講述了大沙河未治理時的樣貌和這幾年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之后大沙河的原貌重現,還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環保,如何低碳生活,如何將身邊的廢物重新利用,變廢為寶,我們聽了之后對環保又有了更多的認識,對這次活動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聽完了劉奶奶的宣講之后,朱科逸副站長又帶領我們拍攝了有關環保的宣傳視頻,并且將這個視頻分別發布在了他們U站的抖音上以及微信視頻號上,我們也是很榮幸成為了U站第一個以大學生為團體進行環保活動的團隊,為日后大沙河生態環保工作再多出一份力,讓更多人了解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環境的工作中來。經過后期的整理,愛在“深”成小隊的活動日常和成員分享以視頻的形式發表在公共平臺,讓更多人走近環保,了解環保,讓環保成為一種習慣,同時也能從環保中獲得樂趣,視頻發布后,大家也紛紛嘗試變廢為寶活動。
時間:2022-08-26 作者:愛在深成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摘星隊正式啟航!
- 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摘星服務隊三下鄉第一日
- 08-26
-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 體會
- 通過參加此次青苗隊的暑假“三下鄉”活動,我獲益匪淺。作為藝體板塊的一名成員,我也獲得了很多深刻的感悟。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