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性別平等”進鄉村,推動鄉村學校性別教育建設,幫助農村學子建立性別自信與自我認同,7月18日至7月22日,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長安服務隊開展了以“性別與自我認同”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以“性別與自我認同”為主題,于騰訊會議平臺為汕頭市溪美朱學校的學生開展性別教育系列活動。
一、發揮團隊優勢,推進性別教育
本次實踐活動中,長安隊發揮社團組織優勢,借助華南師范大學倫理研究會社團豐富的倫理知識基礎開展性別教育課程。同時,長安隊成員以師范生為主,具備較高的師范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性別教育知識的宣傳。
針對溪美朱學校學生所處年齡階段以及學習情況,長安隊支教板塊成員制定了具有科學性的教學計劃和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性別知識,形成自我認同。本次活動的課堂結合了初中生物、思想道德知識、以及部分基礎哲學知識。在課堂上,主講老師通過生理知識的講解、道德教育、“忒修斯之船”等哲學概念的引入幫助同學們了解人的性別、認識社會上的性別、建立自我同一性、實現自我認同。這有利于豐富課程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性別觀念與自我觀念。同時,長安隊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通過課堂講解、手工活動等形式,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二、加強科學管理,守護少年成長
為更好地了解學生上課情況,幫助學生融入本次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長安隊通過學習小組制度、導師引領制度等制度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同時,小組合作、導師引領等管理方式有助于更好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及時答疑解惑,促進學生發展。
長安隊為班級學生分為八個小組,每一小組配備一名長安隊成員作為導師。通過每日的小組交流,教師能夠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與學生的關系更加緊密。在活動總結大會中,同學們也對各位老師的悉心照顧表達了感激之情。
三、開展活動課程,提高學生興趣
長安隊在教學中采取“活動型課程”模式,將理論知識教學與課堂游戲、辯論會等多種活動相結合,使課堂兼具知識性與實踐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五天的教學活動中,長安隊組織開展了“銀幕花火”觀影會、“職業體驗”模擬招聘、“倫理兩難”自由辯論等一系列課堂活動,激發學生上課熱情,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主題、真正參與課堂。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參與各項活動,在活動實踐中了解性別知識,增強自我認同感。在“職業體驗”模擬招聘活動的面試環節中,學生不僅通過角色扮演認識自我、思考未來,而且在主講老師的引導下更加了解職場情況,認識到社會存在的性別歧視現象,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為期五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通過本次活動,長安隊的各位隊員走出課堂,步入社會,立足于所學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地開展實踐活動,幫助溪美朱學校的學生更好地了解性別知識,增強自我認同感,培養健全的人格,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夠將本次三下鄉之旅的經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任,用青年力量推動農村教育建設,也祝愿溪美朱學校的學生在將來成為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