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老師:盧軒宇,梅儀
負責人:朱庭均
團隊成員:陳佳穎,陳頁,陶芮,張晗瑩,吳昊,劉靜,劉亮賽,楊揚,朱子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落實黨中央關于反邪教、反詐騙宣傳教育的重要部署,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 反詐反邪實踐服務團于暑期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走進社區,圍繞“反詐反邪”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切實增強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與老年人反詐反邪意識,推動金融專業特色與社會責任同向同行。
掛牌建基地 校館聚合力
7月3日上午,實踐團走進臨平科技館,參與“金融反詐反邪實踐教育基地”掛牌儀式。掛牌儀式上,實踐服務團與科技館代表圍繞“科技+宣傳”的教育新路徑展開深入交流,依托高校專業資源與科技館硬件設施,雙方共同探索場景化、互動式、沉浸式的安全教育新范式,達成“校館共建”合作意向。未來將以基地為平臺,打造可持續運營的防詐反邪教育陣地,為青少年提供長期、系統的安全素養培育。
臨平科技館館長湯凌表示,科技館作為區域科普陣地,將積極發揮場館在科技展示、互動體驗等方面的優勢,為大學生提供開放、融合、協同的實踐空間。雙方的深度合作將推動防詐反邪知識更加直觀、易懂、可感,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助力構建全民參與、共同守護的社會安全環境。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團委書記盧軒宇指出,金融學院在反詐反邪教育中注重將專業所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鼓勵青年學子走出課堂、走進基層,通過形式多樣、內容深入的宣傳活動增強群眾安全意識。他表示,此次與臨平科技館共建教育基地,是一次拓寬宣傳載體、創新傳播方式的重要嘗試,將有助于構建系統化、沉浸式的反詐反邪教育新格局。

會議最后,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與臨平科技館簽訂校管合作協議并在此建立長期實踐基地,未來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與臨平科技館將攜手打造“科技+教育”融合型宣傳平臺,共同培育青年服務社會的實踐沃土,讓專業力量在科技場景中生根發芽,為反詐反邪教育注入持續不斷的青春動能。

此次掛牌不僅為高校與場館協同育人搭建了實踐平臺,也為反詐反邪宣傳注入了科技動能,標志著反詐反邪教育邁入了系統化、專業化的新階段
香囊繪百福 民俗融反詐
當日上午,另一支小分隊走進臨平區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系香囊・繪百福”主題反詐反邪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服務團成員結合社區老年群體的生活實際,詳細講解“保健品詐騙”“投資養老”“虛假宣傳”等常見騙局,并結合真實案例,科普邪教的定義、特征與危害,引導居民增強識騙、防騙與拒邪意識。

隨后,成員們帶領居民共同制作平安香囊,用艾草填充寓意健康吉祥,將印有“陌生電話不輕信”“堅決抵制邪教組織”的安全標語卡片嵌入其中。在繪制“百福圖”環節,居民們在紅紙上繪出各式“福”字,與常見詐騙術語、邪教話術識別提示相結合,現場氣氛熱烈祥和。

活動還同步開展“養老詐騙認知”問卷調查,實踐團成員耐心與居民互動交流,回收大量有效問卷數據,為后續精準化宣傳提供有力支撐。

實踐團將安全教育融入傳統文化,讓反詐反邪理念貼近生活、深入人心,切實增強了老年群體識騙防騙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沉浸式體驗 筑牢安全防線
7月3日下午,實踐服務團全員前往上城區反詐反邪中心體驗館開展實地學習。中心通過“理論學習+場景模擬+互動測試”的形式,打造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教育空間。
在“反詐能力測試區”,成員們通過模擬詐騙電話應答、虛假網頁識別等任務,直觀感受詐騙分子的慣用手段;在“詐騙手段全息展區”,通過VR技術沉浸體驗“殺豬盤”“網絡投資”等詐騙話術流程;在“邪教危害警示區”,成員們觀看真實案例剖析,深刻認識到邪教的蠱惑性、欺騙性與社會危害。

觀影廳內,實踐團集體觀看了由中心策劃制作的反詐宣傳影片。影片劇情跌宕起伏、情節真實感人,充分還原了詐騙分子設套行騙的全過程,引發現場成員強烈共鳴。觀影結束后,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活動令他們對電信詐騙和邪教滲透有了更加具體、深刻的認知,也提升了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
沉浸式體驗讓實踐團成員在真實模擬中提升應對能力,也進一步堅定了青年學子投身安全宣傳、服務社會的責任與信心。

本次實踐活動以“教育基地掛牌”搭建長效機制,以“民俗文化融合”拓寬宣傳形式,以“科技手段沉浸”深化認知實效,精準覆蓋青少年與老年人等易受騙群體。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反詐反邪實踐服務團以實際行動弘揚青春正能量,用專業知識與社會責任共同構筑安全防線,切實為守護群眾平安貢獻青年智慧與擔當。
圖文|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赴杭州“‘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反詐反邪實踐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