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鄉村兒童藝術創造力,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朝陽逐夢文明實踐隊帶著《石膏繪畫:技藝與美學探索》課堂走進吉安市新圩鎮洋田村黨群服務中心以趣味石膏繪畫課為載體,帶領孩子們探索色彩世界。實踐隊隊員們將專業美術知識轉化為童真表達,讓藝術之花在課堂綻放。

(圖為石膏繪畫課)
“石膏娃娃是畫板,丙烯顏料能牢牢‘抱住’它哦!”實踐隊隊員通過動態圖示,逐一展示石膏娃娃、丙烯顏料、圓頭、尖頭畫筆等工具,配合實物操作講解:“圓頭筆像小刷子,涂天空最快啦!”孩子們分組完成“材料尋寶”游戲,在紙杯調色、紙巾蘸色的實踐中,輕松掌握“輕蘸顏料、少量多次”的繪畫技巧。課堂展示中穿插的工具特寫圖,讓坐在后排的孩子也能清晰觀察畫筆型號差異。
課堂以“彩虹的秘密”為主題展開色彩教學。踐隊隊員用色相環動畫演示紅、黃、藍三原色變化,當講到“明度就像給顏色開燈關燈”時,現場調淺紅色顏料的互動引發陣陣歡呼。在冷暖色調環節,孩子們用藍色系繪制“夏日冰淇淋城堡”,用橙色系創作“太陽花笑臉”,踐隊隊員以案例圖引導:“給城堡加道暖色窗戶,是不是感覺更溫暖啦?”互補色實驗中,黃色與紫色顏料混合變灰的瞬間,教室響起驚喜的掌聲。

(圖為孩子們繪畫石膏)
踐隊隊員展示卡通樣板圖時,孩子們立刻模仿起漸變涂色。針對《千里江山圖》風格的山水樣板,團隊簡化為“藍綠層層疊疊畫山坡”的童趣表達,手把手教孩子們用鄰近色表現遠山。在“我的專屬娃娃”創作環節,有孩子用紅綠色對比繪制京劇臉譜,實踐隊隊員合配色技巧點評:“這對互補色就像舞臺上的燈光,特別亮眼!”
繪畫結束后,清理座位的環節有序展開。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仔細擦拭桌面上殘留的顏料痕跡,將散落的石膏碎屑輕輕掃入簸箕,把畫筆、調色盤等工具分類歸位。有人用濕布認真擦拭石膏作品表面的灰塵,有人將廢棄的畫紙、紙巾投入垃圾桶,確保不留一處污漬。在共同努力下,原本略顯凌亂的座位很快恢復整潔,桌面一塵不染,工具擺放整齊,為下一次創作營造出干凈舒適的環境。

(圖為學生們清理桌面)
課程結束后,石膏彩繪作品擺滿課桌:有運用深藍淺藍同類色的“海洋娃娃”,有用紅紫對比色的“花裙子娃娃”,還有孩子在娃娃底座用金色顏料寫下“福”字。實踐隊隊員將作品陳列在教室窗臺,組成“夏日藝術角”,孩子們圍著自己的創作嘰嘰喳喳:“我的娃娃眼睛用了黑色和白色,這是對比色!”希望未來美育課堂多多走進鄉村,助力鄉村美育常態化。

(圖為課程結束合照)
此次實踐活動以石膏繪畫為媒介,將專業美學知識轉化為適合兒童的互動課堂,不僅讓鄉村孩子體驗了創作樂趣,更在他們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正如實踐隊隊員在結語中所說:“每支畫筆都是魔法棒,每個娃娃都在講述你們的彩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