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指引下,泰州天德湖公園作為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通過 "生態 + 文化" 雙輪驅動,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生態教育示范基地。本次實踐活動響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依托公園 "一湖十景" 空間格局,構建 "認知 - 實踐 - 創新" 三維育人體系,培養兼具生態素養與人文情懷的新時代青年。
二、活動目的
- 文化基因解碼
系統梳理公園歷史文脈,挖掘 "水韻泰州" 文化內涵,推動非遺技藝活態傳承。
- 社會服務創新
通過項目式學習,設計可持續的志愿服務方案,形成可復制的實踐范式。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2024 年 11 月 2 日 13:00 -17:00
地點:泰州天德湖公園(重點區域:主湖區生態濕地、泰州科技館)
四、活動準備
與2024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1班,2班,3班,4班的班長和團支書對接,動員四個班的團員和同學一起參加本次校外團建活動。
為保證路途安全,由三班團支書負責聯系大巴車,并邀請輔導員景老師陪同。
在泰州學院校門口給所有的團員分發志愿服。
五、活動過程
生態系統深度解析
- 植物多樣性調查
- 識別維管束植物 78 種,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
- 水體生態評估
- 發現西北部水域富營養化指數達 Ⅲ 類水質臨界值,提出人工濕地凈化方案
文化遺產沉浸式體驗
- 歷史文脈解碼
- 參觀 "三水交匯" 歷史文化展,系統梳理公園從宋代鹽運碼頭到現代生態公園的演變歷程
- 景觀文化研討
- 分組解析 "和園"" 暢園 " 等園林景觀的造園藝術,形成《天德湖園林美學特征分析》
社會服務創新實踐
- 環境治理行動
- 開展 "凈灘行動" 清理湖面漂浮物 120kg,修復濕地植被 200㎡
- 文明傳播工程
- 在游客中心開展 "文明旅游快閃" 活動,覆蓋游客 500 余人次
六、活動成果
同學們從這次團建活動中增長了對泰州生態文化方面的見識,提高了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志愿服務,增強了團員們的服務意識,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緊緊跟著黨走,樹立堅定的意識,在團隊合作中提升了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