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革命精神,傳承紅色信仰
——臨安區烈士紀念館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作為革命老區,臨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曾是重要戰場,許多革命先烈在這里英勇奮斗、獻出生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譜寫了光輝篇章。這些歷史不僅是臨安的驕傲,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烈士紀念館館內通過現代技術還原了戰斗、救援現場等場景,,并配以詳盡的人物介紹,生動勾勒出那些以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青春無悔篇章,以及革命征途上永不磨滅的輝煌事跡。英烈們的英勇壯舉與崇高的革命精神,在這里通過細膩而有力的展示方式躍然眼前,直擊人心。
作為土生土長的臨安人,我從小耳濡目染家鄉的革命故事,對這片紅色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寒假期間,我便報名參加了臨安烈士紀念館志愿講解的活動。希望通過此次實踐能更加深入了解家鄉的革命歷史,還能通過自己的行動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志愿講解活動不僅是一次深入學習革命歷史的機會,也是一次鍛煉自我、服務社會的寶貴經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深知傳承紅色基因、承擔青年責任的重要性。我希望通過講解工作能夠幫助更多的參觀者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和社會實踐能力。
2025年1月11日—1月28日。
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玲瓏山路1717號。
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6728平方米,分為室內、室外兩部分。
室內包括革命主題廳和歷史文化廳兩大部分,用以展現臨安百年革命征程中英雄兒女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不朽事跡。第一層為革命主題廳,展現的是臨安百年革命征程中,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拋頭顱、灑熱血的262位英雄兒女的不朽事跡(布展內容以革命史為主線,融入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臨安烈士的事跡,主要人物有傅玉成、趙坤、鄒子侃、來學照、趙爾春等);第二層包括烈士信仰廳和臨展廳,主要讓參觀人員以體驗式活動的形式緬懷英烈,如光柱悼念、豐碑緬懷、明燈祈福等,東側是功能空間,可舉辦會議、報告、研學等活動。
室外由一個大型紀念廣場、300級臺階以及矗立于最高處的巨型浮雕組成,以供后人緬懷。烈士公園包含三個主要廣場(集散廣場、民眾廣場、悼念廣場),自下而上有三百三十六級筆直的臺階。悼念廣場位于山頂處,包含公園最大的浮雕以及一個大型獻花臺,主要用于舉行公祭儀式、清明祭掃等大型活動,可容納一千余人。園中常年樹木蒼郁,綠草如茵,盡顯莊嚴、肅穆。
- 時間:2025年1月11日—1月13日。
- 內容:
(1)參加培訓:
在正式上崗前,我參加了紀念館組織的為期三天的系統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臨安革命歷史知識、講解技巧、禮儀規范以及應急處理等。
(2)學習歷史知識:
重點學習了從五四運動到解放戰爭期間臨安地區的革命斗爭歷程,了解了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如周恩來親臨西天目山指導抗日工作等。
- 掌握講解技巧:
學習了如何根據參觀者的年齡和身份調整講解內容,并掌握了通過語言表達和肢體語言增強講解感染力的方法。
(4)熟悉展品:
資深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包括革命文物、歷史照片、烈士事跡等。通過實際案例學習了如何將展品與歷史背景結合,使講解更加生動。
(5)禮儀與應急處理:
學習了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等禮儀規范,掌握了應對突發情況和處理參觀者特殊需求的方法。
- 時間:2025年1月14日—1月25日。
- 內容:
- 日常工作:
每天上午9點準時到崗,穿上志愿者馬甲,佩戴講解設備。主要任務是為參觀者講解館內的展品和歷史故事。
(2)針對性講解:
面對中小學生,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結合提問互動,激發他們的興趣;面對成年游客,注重歷史背景的講解,幫助他們深入理解革命歷史的意義。
(3)互動與交流:
在講解過程中,注重與參觀者的互動,例如邀請他們分享感受或思考展品背后的意義。解答參觀者的專業性問題,如戰役細節或烈士生平事跡。
- 特殊經歷:
遇到一位革命烈士后代的老爺爺,他補充了許多歷史細節,讓我深受感動。面對人流量大的情況,學會使用擴音設備,并通過肢體語言與參觀者保持互動。
- 應對挑戰:
初期因緊張導致語速過快,通過反復練習和請教資深講解員,逐步改進。針對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利用業余時間查閱資料,豐富知識儲備。
- 時間:2025年1月26日—1月28日。
- 內容:
(1)知識收獲:
深入了解了臨安的革命歷史,尤其是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對紅色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能力提升:
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溝通技巧,學會了如何與不同年齡段的參觀者進行有效交流。
(3)思想感悟:
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改進方向:
繼續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提升講解的專業性。在講解中更加注重情感表達,增強感染力。
(5)未來展望:
將實踐經歷分享給身邊的同學,鼓勵更多人參與紅色文化傳播。
繼續關注家鄉的文化建設,積極參與類似的志愿活動,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貢獻力量。
此次在臨安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志愿講解實踐,讓我對家鄉的革命歷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通過前期培訓和日常講解工作,我了解到臨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以及無數革命先烈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偉大犧牲。從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臨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革命頌歌。特別是周恩來親臨西天目山指導抗日工作的事跡,讓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智慧與勇氣。
在講解過程中,我不僅向參觀者傳遞了這些歷史知識,也通過他們的反饋和互動,進一步加深了對歷史的理解。例如,一位革命烈士后代的老爺爺在聽我講解時,眼含熱淚地補充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這讓我意識到,革命歷史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無數家庭代代相傳的記憶和精神財富。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信念,也深刻體會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
(二)鍛煉綜合能力,提升個人素質
這次志愿講解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豐富的歷史知識,還極大地鍛煉了我的綜合能力。
首先,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講解過程中,我需要根據參觀者的年齡和身份調整講解內容,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通過提問和互動增強講解的感染力。面對中小學生時,我用故事化的方式講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面對成年游客時,我則更注重歷史背景的深入分析。這種靈活應變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鍛煉。
其次,我的溝通技巧和應變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講解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對歷史非常感興趣的游客,他們提出了許多專業性問題。例如,有人詢問某次戰役的具體細節,也有人對某位烈士的生平事跡感興趣。面對這些問題,我學會了如何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館內資料,給出準確而詳細的回答。同時,我還學會了如何應對突發情況,例如在人流量大時使用擴音設備,并通過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與參觀者保持互動。這些經歷讓我在實踐中不斷成長,也讓我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三)感悟革命精神,踐行青年責任
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感悟到革命精神的偉大力量。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奮斗精神和犧牲精神讓我深受震撼。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決心。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感傳承紅色基因、踐行青年責任的重要性。革命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激勵我們新時代青年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以實際行動傳承革命精神,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傳播活動,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計劃將這次實踐的經歷分享給身邊的同學,鼓勵更多人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傳承中,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總之,這次志愿講解實踐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深入了解了家鄉的革命歷史,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踐行青年責任的信念。同時,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革命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激勵我們新時代青年不斷奮斗、勇敢前行的動力源泉。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通過實際行動傳承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