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前往漢陽街道 進行黨史教育活動
在山東大學“希望小屋·山大擔當”專項實踐活動的引領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助力黔行實踐助力黔行調研團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綜合運用“線上 + 線下”的工作模式,全力投入到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漢陽街道的幫扶工作中。
助力黔行調研團精準定位幫扶需求,嚴格落實幫扶對象識別與對接工作,確保幫扶措施有的放矢。在社區建設方面,助力黔行調研團積極參與規劃討論、設施建設等工作,為提升社區整體發展水平貢獻力量。針對搬遷點留守兒童群體,助力黔行調研團制定并實施了系統的關愛幫扶計劃,涵蓋學業輔導、心理關懷等多個層面。
基于前期與漢陽街道建立的深厚友好合作關系,助力黔行實踐助力黔行調研團精心籌備,為當地小朋友們精心打造了一堂別具一格、意義深遠的黨史教育課。今年正值遵義會議 90 周年,遵義會議作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成為本次黨史課程的核心主題。
課程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切入點,系統闡述了遵義會議的籌備、召開過程,深入解讀了會議的歷史意義與精神內涵。著重強調了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如何通過自我革新確立正確的黨中央領導,實現了對黨的命運、紅軍前途以及中國革命走向的重大扭轉,向小朋友們傳授了遵義會議所蘊含的“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統一”十六字精神。
為增強教學效果,提升小朋友們的參與度,本次黨史教育特別設置了“媒體 + 問答”環節。通過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黨的歷史故事,以兒童更以接受的方式呈現黨史內容。在動畫展示結束后,組織問答互動,引導小朋友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創新式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了兒童黨史教育的成效,使小朋友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接觸黨史知識,學習黨的先進思想。為鼓勵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學習,團隊成員特準備了文具作為問答環節的獎品。
在教學過程中,團隊成員憑借生動且專業的講解,成功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在問答環節中,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展現出對會議細節的濃厚興趣與認真態度。他們踴躍舉手發言,積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體現了對黨史知識的強烈渴望。
本次黨史課程的開展,為漢陽街道搬遷點的留守兒童帶來了具有特色的紅色主題思想教育,同時也給予他們情感陪伴與精神支持。未來,助力黔行支教隊將深化與漢陽街道的合作,持續為當地小朋友提供更多形式多樣的教育與陪伴活動,助力地方教育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
作者: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 來源: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