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春澗鳴雷”志愿服務隊充分利用寒假時間,開展了一場針對濟寧文化的調研。他們以線上課堂為平臺,為初中生帶來了一場濟寧歷史文化與紅色文化的知識盛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傳承與熱愛的種子。
寒假開啟,“春澗鳴雷”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傳承弘揚優秀文化的號召,精心籌備此次活動。隊員們深入研究后發現,濟寧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紅色資源。他們意識到,通過線上課堂向初中生宣傳這些內容,既能助力青少年了解家鄉歷史、增強文化自信,又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
課程設計階段,志愿者們全心投入。他們深入挖掘濟寧歷史文化,從古老的孔孟之鄉到近現代的紅色革命歷程,精心挑選典型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及紅色遺跡,制作成精美的PPT和視頻資料。在歷史文化板塊,志愿者們化身為歷史的講述者,以時間為脈絡,生動講述濟寧的歷史變遷,從儒家文化的誕生與傳承,到運河文化對當地的深遠影響,讓學生們仿若穿越時空,真切感受歷史的厚重。
在紅色文化宣傳環節,志愿者們選取魯西南戰役等經典故事,憑借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講解,讓學生們深刻領會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與愛國精神。
線上課堂采用直播與互動結合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們思維活躍,圍繞儒家文化經典著作、紅色革命戰斗細節等內容踴躍提問,與志愿者們熱烈討論。志愿者們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這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初中生的寒假生活,讓他們對家鄉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還在學生心中種下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種子,助力他們成長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與弘揚者。
但“春澗鳴雷”志愿服務隊對濟寧文化的鉆研與傳揚并不局限于線上模式,而是采用線上線下雙線并行的方式。
與線上對濟寧文化廣的廣泛認知不同,志愿者們的線下調研中聚焦于實地探訪濟寧市內多處紅色文化遺址以及相關紀念館,包括羊山戰斗紀念地、曲阜師范學校舊址、濟寧市文化館等。考察方法包括現場參觀、資料收集、與當地工作人員交流等。
例如羊山戰斗紀念地是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在魯西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所建的烈士陵園。紀念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戰地照片、電文、書信等革命文物,生動展現了羊山戰斗的歷史背景和英勇事跡。
又像曲阜師范學校舊址是魯西南第一個黨組織——“山東省立二師支部”的成立地,發生了諸多革命事件。禮堂、“工”字教學樓及考棚等建筑均保存完好,并設有紀念館和圖片展覽,展示了革命歷史和學校的發展歷程。
而濟寧市文化館作為濟寧市的文化中心,承載著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的重任。新館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擁有完善的設施和豐富的文化活動。文化館不僅展示了濟寧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還積極推廣現代文化和藝術,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春澗鳴雷”志愿服務隊通過雙線并行的方式了解并向年輕一代宣揚了濟寧市的文化歷史和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而我們也希望在未來,濟寧可以繼續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創新傳播方式,推動紅色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深度融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