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青年對紅色文化傳承熱情高漲的浪潮下,青島理工大學一群滿懷熱忱與使命感的學子,積極響應時代號召,自發組建起 “鄉緣在線,鄉音鄉情” 志愿服務宣講團。他們帶著對革命歷史的崇敬、對時代發展的關注,開啟了一場回溯歷史、觀照現實、展望未來的沂蒙精神探尋之旅,在歷史與時代的交織中,奏響了傳承紅色基因的激昂樂章。
回溯烽火歲月:于歷史深處,聆聽沂蒙精神回響。踏入華東野戰軍紀念館,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沂蒙人民在最艱難的時期做出的最堅定的選擇,更是他們無私奉獻的生動體現。宣講團成員以永遠的新娘—李鳳蘭的故事引入,將沂蒙人民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展現的淋漓盡致。
賦能今朝發展:以精神為翼,助力地方繁榮興盛。傳承沂蒙精神,重在實踐。團隊依托孟良崮紅色教育基地,助力當地打造紅色旅游項目,深度挖掘孟良崮戰役歷史,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通過課堂教學、研學實踐等多種形式,將沂蒙精神融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憑借英語專長將沂蒙故事在短視頻平臺傳播,打破文化傳播壁壘,搭建沂蒙精神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擘畫明日宏圖:聚青春之力,共筑精神傳承偉業。展望未來,“鄉緣在線,鄉音鄉情”團隊滿懷壯志豪情,肩負起傳承沂蒙精神的歷史使命,計劃深入沂蒙地區的各個角落,挖掘更多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通過走訪革命先輩的后代、查閱地方檔案文獻等方式,收集整理那些散落在民間的珍貴記憶,進一步豐富沂蒙精神的文化內涵。
青島理工大學“鄉緣在線,鄉音鄉情”團隊在沂蒙精神傳承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用實際行動回溯歷史、賦能當下、擘畫未來,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勵著更多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