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在陜西省安康市城南的牛蹄嶺,發生了一場解放戰爭時期至關重要的戰役——牛蹄嶺戰役。此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五師、五十七師等部隊與國民黨六十九軍、二十七軍、新三軍等部展開了激烈交鋒。

(圖為激戰牛蹄嶺壁畫圖)
國民黨軍隊在牛蹄嶺構筑了堅固的工事,企圖憑借天險負隅頑抗。然而,解放軍戰士們英勇無畏,于7月23日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經過近40個小時的激戰和19次反復的拉鋸戰,解放軍最終取得了勝利。戰斗中,解放軍指戰員浴血奮戰,敵軍傷亡慘重,遺尸遍溝壑。然而,解放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孟俊奇副團長等1200余名英勇的戰士壯烈捐軀。

(圖為牛蹄嶺戰役六十七名烈士紀念碑)
牛蹄嶺戰役的勝利,標志著解放軍共殲敵2550多人(一說2000余人),俘敵550余人,有力配合了彭德懷指揮的第一野戰軍解放大西北陜中戰役的全面勝利。這場戰役不僅實現了中央軍委以十八兵團和十九軍牽制、滯留胡宗南集團于秦嶺地區的戰略意圖,更為解放安康和漢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拉開了這一地區的解放序幕。

(圖為參觀學習牛蹄嶺戰役展覽館)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讓我們回顧歷史,緬懷先烈,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和繁榮,更加切身領悟到艱苦奮斗時期的精神凝結。在歷史遺址中感悟偉大革命精神,同時要做紅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傳者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為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圖為緬懷牛蹄嶺戰役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