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茶鄉沃野,共繪產業宏圖
中國青年網煙臺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茶產業作為農業領域的重要支柱,在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一葉茶”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鼓勵茶產業升級的號召,于1月10日前往日照市南湖馬陵春茶葉有限公司茶產業基地展開調查研究,深度挖掘茶產業發展的多元路徑,剖析產業現狀,探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產業升級密碼,助力茶產業邁向新高度。
堅守傳統工藝,傳承匠心茶韻
日照市馬陵春茶產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探尋產業升級之路,完善上下游產業鏈,使得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在當地茶產業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形成了集加工、生產、銷售、科研、休閑、觀光旅游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經營模式,在推動產業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馬陵春茶產業有限公司擁有280畝優質綠茶基地,建成了1處高標準溫室育苗棚,培育出中茶108、福鼎大白茶等無性系茶樹良種,開創了南湖鎮茶樹無性系繁育的先河,并成功培育出“中白1號”等適宜本地種植的新品種茶苗。此外,其生產的“馬陵春”綠茶獲“日照綠茶中國馳名商標”使用權,2015年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從2012年至2020年,其產品多次榮獲“國飲杯”“中茶杯”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2019年獲得全國名優茶品質評價“五星”級,2020年獲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稱號。自2010年成立以來,日照市馬陵春茶產業有限公司在茶葉種植、產品品質、產業帶動、技術創新等方面成果斐然,獲得多項殊榮,廣受業內好評。
圖為馬陵春茶產業基地所獲榮譽。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于心雨 供圖
引入科技賦能,激發產業潛能
“一葉茶”社會實踐隊在馬陵春茶產業基地負責人胡經理的帶領下,走進茶園,茶樹漫山遍野,空氣中茶香彌漫。在與茶園負責人深入交流的過程中,“一葉茶”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了解到,馬陵春茶產業基地在茶葉生產的各個環節,都積極引入前沿科技,為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種植技術與設備應用上,基地大力引進智能化灌溉系統和土壤養分監測設備。通過對水肥的精準控制,不僅顯著提高了茶葉的產量,更在提升茶葉品質方面效果顯著,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社會實踐隊了解到當地研發人員創新推出了“春蟲秋滅”技術。該技術巧妙利用茶葉生長周期特性,在茶葉收獲后,及時噴灑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全面清除蟲卵,有效預防來年春天因蟲卵孵化引發的蟲害,極大降低了蟲害損失和后期除蟲成本,保障了茶葉的產量與質量。在茶園布局方面,基地也進行了科學規劃。茶樹按照合理間距整齊排列,確保每一株茶樹都能充分接受陽光照射。茶園頂部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在冬季能有效提升茶園溫度,抵御寒冷天氣;四周設置透明玻璃窗戶,既可以引入自然光,滿足茶樹生長對光照的需求,又方便管理人員隨時觀察茶樹的生長狀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
圖為種植基地內部環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孟天姿 供圖
秉持生態理念,打造綠色茶園
深入馬陵春茶產業基地內部,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茶園中,除了漫山遍野的茶樹,還種植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這些植物與茶樹和諧共生,構建起一個穩定且充滿活力的生態群落,“以樹養茶”的理念在這里得到了完美詮釋。炎炎夏日,繁茂的枝葉為茶樹撐起天然遮陽傘,有效降低了茶園內的溫度;凜冽寒冬,樹木又化身防風屏障,減少茶樹因低溫和大風而受到的傷害。隊員們漫步茶園時,還發現瓢蟲、草蛉等天敵昆蟲在花叢間自在穿梭。胡經理熱情地向隊員們介紹道:“我們在茶基地的行間巧妙地套種了豆科植物和香草花卉,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大大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葉的自然風味和品質,這也正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生態理念。”通過自然的制衡機制,有效地控制了害蟲的種群數量,維持著茶園生態系統的平衡。
圖為茶基地內部風光。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于心雨 供圖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一葉茶”社會實踐隊實地調研了日照市馬陵春茶產業基地,見證了傳統技藝的傳承、科技的深度應用以及生態理念的踐行,看到了茶產業多元發展的路徑。并且隊員們收獲頗豐,明確了茶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望未來,茶產業發展需要深入鉆研傳統技藝并創新傳承,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拓展應用,廣泛推廣并持續優化生態模式。“一葉茶”社會實踐隊將整合調研成果,形成詳細報告反饋給相關產業和部門,助力政策完善、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同時,也希望激勵更多青年投身茶產業,以青春力量推動茶文化傳播、產業興旺、科技創新,讓茶產業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成為帶動經濟發展、促進生態和諧、繁榮文化的重要力量。(通訊員 呂文佳)
圖為實踐隊伍集體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由京鷺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