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百年品牌,解碼紅色工業精神:青島啤酒博物館之旅(學生記者:王文靜)2024年1月22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團隊以“傳承工業文明,解碼紅色精神”為主題,赴青島啤酒博物館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訪談對話等形式,團隊成員深入探尋百年青啤的文化基因與創新密碼,解讀民族工業品牌的現代化發展路徑,在實踐中感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躍升之路。
圖1 青島啤酒博物館探訪百年品牌:從歷史沉淀中觸摸工業溫度青島啤酒博物館坐落于青島市登州路56號,是中國首家以啤酒為主題的工業遺產博物館,也是青島啤酒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團隊成員跟隨講解員的腳步,依次參觀了“百年歷史文化”“釀造工藝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三大主題展區。在1903年德式建筑風格的老廠房內,銹跡斑斑的糖化鍋、發黃的早期商標設計手稿、黑白照片中工人揮汗如雨的生產場景,將青啤120余年的發展脈絡徐徐鋪展。
圖2 實踐成員到達青島啤酒博物館“這些文物不僅是工業史的載體,更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從萌芽到崛起的縮影。”團隊隊長、經濟統計學專業2023級學生管奕婷感慨道。在“青啤大事記”展墻前,團隊成員結合時間軸數據,梳理了青啤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年產不足萬噸到如今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的關鍵節點。
感受工業魅力:從釀造技藝中解碼匠心傳承在博物館的現代化生產觀景長廊,團隊成員近距離觀察了啤酒從原料處理、糖化發酵到灌裝包裝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透過玻璃幕墻,精密儀器與智能機械臂的高效協作令同學們驚嘆不已。
圖3 青島啤酒生產線實踐團隊還重點調研了青啤的“數字工廠”轉型實踐。通過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交流,同學們了解到,青島啤酒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從原料采購的智能溯源,到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再到物流配送的路徑優化,數據已成為驅動企業精細化運營的核心要素。團隊成員結合專業所學,嘗試對生產線能耗數據建立回歸模型,探索節能減排的優化方案,為后續撰寫調研報告積累實證素材。
圖4 青島啤酒生產線對話工作人員:從創新基因中探尋發展密碼 為深入理解青啤的創新發展邏輯,實踐團隊與青島啤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博物館研究人員展開討論。企業專家介紹了青啤的轉型經驗。統計學院學子則發揮專業優勢,圍繞“Z世代消費行為分析”“新媒體營銷效果評估”“海外市場拓展風險預測”等議題與企業展開探討。
圖5 與工作人員進行訪談交流“青啤近年來推出的‘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高端產品線,正是基于對消費升級趨勢的數據洞察。”企業市場部經理張女士在交流中提到。這一觀點引發了團隊成員的強烈共鳴。
踐行青年擔當:從社會調研中厚植家國情懷 “這次調研讓我深刻體會到,工業遺產不僅是城市的記憶坐標,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團隊成員王文靜在實踐日記中寫道。在青島啤酒博物館的留言墻上,同學們寫下了“以紅育人,以文化人”的青春誓言,表達將專業知識運用于文化傳承的堅定決心。
在百年工業文明的厚重積淀中觸摸民族品牌的成長脈搏,在紅色工業與人文的交融碰撞中感悟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專業實踐的練兵場,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希望同學們以此次調研為起點,持續關注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深刻挖掘紅色工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