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軌新象調研團成員線上采訪退休鐵路工人
1月24日下午,青軌新象調研團的成員占凌波,通過線上平臺與南昌站的退休鐵路工人沈小明進行了一場意義深遠的交流。在這場近一個小時的對話中,沈師傅憑借自己長達37年的鐵路工作經歷,不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鐵路事業蓬勃發展的壯麗圖景,還為新時代的青年鐵路工程師們點亮了前行的明燈。
沈小明的鐵路生涯始于37載春秋之前,退伍后的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投身于鐵路事業,成為了一名線路工。從普速線路的艱辛耕耘,到高鐵時代的精細維護,他的每一步都與鐵路的發展緊密相連。在普速時代,一把羊鎬是他最親密的戰友,無論風吹雨打,他都堅守崗位,為鐵路的暢通無阻默默奉獻;2014年,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他再次挺身而出,為鐵路的安全運營貢獻自己的力量。

即便在退休后,沈小明對鐵路的熱愛與關注也從未減退。他始終保持著對線路維修技術前沿動態的敏銳洞察,對新技術、新方法充滿熱情。這份執著與堅守,正是源于他對鐵路事業那份深沉而熾熱的愛。
在培訓新人方面,沈小明敏銳地察覺到了新時代青年鐵路工程師在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惑。高鐵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如夜晚作業、工作單調以及實操機會有限等,使得一些剛入職的年輕人思想產生波動。對此,他深情地告誡年輕人:“要干一行、愛一行。”他的言傳身教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名徒弟在他的悉心教導下迅速成長,其中三人更是憑借出色的表現晉升為主任和副主任,在各級技能比賽中大放異彩。
談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時,沈小明雖然坦言自己對此并不熟悉,但他卻以開放的心態鼓勵年輕人積極擁抱這些變革,為鐵路的智能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堅信,這些新興技術將是鐵路事業未來騰飛的重要引擎。

回顧自己的37年鐵路生涯,沈小明感慨萬分。他深知,是黨組織的培養和單位的激勵讓他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術骨干。同時,他也深刻認識到鐵路安全的重大責任,尤其是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一點細微的疏忽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面對家庭與工作的平衡問題,沈小明坦誠地表示,長期倒班確實讓他對家人有所虧欠。但他也強調,穩定的家庭是工作的堅強后盾。他建議年輕同事們要與家人保持坦誠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沈小明的故事,是一部活生生的鐵路人奮斗史。他的堅守與擔當,將激勵著新時代的青年鐵路工程師們勇挑重擔、克服轉軌陣痛,懷著對鐵路事業的無限熱愛與深情厚誼,駕駛著時代的列車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