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遇上新春
紅紅火火的春節年味
金絲銀線的雕繪盛宴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匠心”實踐隊
帶你走進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的
廈門漆線雕的藝術世界
漆線雕,以線條盤結,以浮雕形式展現,是廈門工藝的璀璨明珠,被譽為“藝苑奇葩,中國一絕”。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匠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體現傳承與堅守。2006年,廈門漆線雕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蔡氏漆線雕展廳作品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月20日,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匠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蘇小青、許黃琛的帶領下,有幸采訪到了廈門蔡氏漆線雕的第十三代傳承人蔡超榮老師。
實踐隊前往蔡氏漆線雕參觀交流
蔡超榮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廈門漆線雕的起源、發展以及傳承的艱辛。蔡老師坦言,當前廈門漆線雕的現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從博物館走入街巷市集,從神話人物創作到現代藝術品的轉變,漆線雕技藝不斷追求創新,從地方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非遺之美。
學生對話非遺傳承人蔡超榮老師
非遺春節,文化新生。作為閩南獨有的傳統技藝,漆線雕技藝走進校園、走進社區,參加非遺展演,赴新春之約。蔡氏漆線雕上架蛇年生肖款作品喜迎新春。淡藍色的蛇形胚體,利用3D建模研發而成,再結合傳統漆線雕工藝進行紋路裝飾。
蛇年生肖款漆線雕作品
在活動現場,實踐隊認真聆聽傳承人的講解,親身體驗漆線雕作品的制作過程。從雕塑到粉底,從漆線裝飾到妝金填彩,做工精細宛如繡花。靈手巧做,一件件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品在輕挑慢捻中孕育而生。

學生體驗漆線雕技藝
以“非遺”解碼“年味”,廈門漆線雕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多元藝術完美融合,金絲銀線間訴說千年古韻,錯彩鏤金里祈盼平安喜樂,一漆一線中“盤”出紅紅火火的中國“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