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業,文旅產業變革迫在眉睫。紅色文化作為寶貴精神財富,承載厚重歷史,但其傳播與發展在傳統模式下受限。為進一步了解在數智技術下紅色文旅的發展現狀,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魯贛紅韻實踐隊隊員于2025年1月14日至1月19日前往紅色文化旅游景區開展實際調研,去探訪關于數智引擎驅動下紅色文化推動文旅發展的研究的故事。
心有準備,事半功倍。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對于實踐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數智+文旅”的沉浸式體驗成為火熱的文旅消費新熱點,為了更好的進行實踐調研,魯贛紅韻實踐隊于2024年12月31日召開第一次線下會議,本次會議由隊長程可欣主持,十五名成員共同參與。會議伊始,實踐隊明確了實踐活動的相關內容,并結合隊員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分工,制定了實踐方案,決定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除此之外,在老師的指導下,實踐隊全體隊員集中查閱數智技術以及紅色文旅相關文獻,確定選取多個地區紅色文化景區開展調查研究。會議順利進行,為后續實踐工作的開展做了良好的準備。
圖為魯贛紅韻實踐隊召開第一次線下會議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程可欣 供圖
正式實踐前,魯贛紅韻實踐隊基于數智技術以及紅色文旅的文獻資料,制定了一份既具理論深度又有通俗語言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是關于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紅色文化、紅色文旅以及數智技術的理解程度,通過了解不同群體對數智技術在紅色文旅中的運用的看法,依此尋求數智引擎驅動下紅色文化推動文旅發展的研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問卷,收回調查結果并運用大數據分析統計。調查結果顯示, 大多數參與者年齡在18-30歲之間,職業以學生和企業員工為主,顯示出年輕群體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和參與意愿。另外,受訪者普遍傾向于參觀革命紀念館和聽紅色故事講解,顯示出對傳統文化體驗的偏好。總的來說,紅色文化旅游在年輕群體中具有較高的參與度和認知度,但仍面臨內容創新不足、數智化應用不足等挑戰。未來應注重數字化轉型與文化傳播的結合,以提升整體游客體驗,推動紅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圖為魯贛紅韻實踐隊隊員采訪當地游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程可欣 攝
準備充分,實地探訪。2024年1月14日-19日,魯贛紅韻實踐隊成員攜帶相關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前往自己所在地的紅色文化旅游景區進行實際調研,實踐隊隊員來的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八一起義紀念館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走訪調研,對當地游客進行線下采訪。在采訪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數智技術在紅色文旅中的運用,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受訪者小劉表示自己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通過參觀紅色文化旅游景區,身心受到了極大地震撼與鼓舞,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好的將紅色文化應用在理論與實踐中。
為進一步了解數智技術下紅色文旅的發展現狀,實踐隊員還通過采訪的方式對當地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調查。在受訪的工作人員中,大部分工作人員認為目前紅色文化旅游面臨技術更新維護成本高、資金投入有限、專業技術人員短缺以及部分游客對新技術接受度低等問題,還需解決文物數字化保護與版權管理等難題。
圖為魯贛紅韻實踐隊隊員采訪當地工作人員。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程可欣 攝
結束實地調研后,實踐隊隊員們對本次調研成果進行了認真梳理和總結。實踐隊隊員們認為以數智為引擎驅動紅色文化推動文旅發展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國家、學校、社會和企業共同努力。在未來,魯贛紅韻實踐隊將繼續關注數智技術與紅色文旅,相信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在數智引擎的驅動下,能夠逐步突破發展瓶頸,推動紅色文化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更多人走進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
通過本次實踐調研,實踐隊成員收獲頗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數智技術在紅色文旅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紅色文化能夠通過數智技術點燃文旅發展“新火種”并且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征程中,廣大青年學子將銘記歷史,弘揚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成員實地調研前的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程可欣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