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歷史學院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在6月18日—10月12日共參加了16場志愿宣講活動。為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深入社區,宣講兩彈一星精神,從各方面收集和整理有關兩彈一星的資料,深入發掘兩彈一星的人物故事,探尋兩彈一星科學家們的成長經歷和研究過程。
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通過與合肥市各地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溝通,表明團隊宣傳兩彈一星精神的責任意識和教育理念,先后來到合肥市包河區衛塘社區,合肥市蜀山區二里街社區,合肥市蜀山區龍河社區等,在社區和學校,特別是針對小朋友進行了14場線下志愿宣講活動。與此同時,為了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宣傳力度,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面向社會大眾開展了兩場線上宣講活動。
圖為社區小朋友在觀看兩彈一星宣傳視頻(王蕊供圖)
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成員分別選取了幾位在國家導彈建設事業當中的杰出人物:中國第一位物理女博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何澤慧、“中國導彈之母”祝學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研究員、科學技術局總工程師王承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林、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健雄。通過對于這些杰出人物代表的學習求知經歷、導彈建設事業的挖掘和闡述,從而深入探尋兩彈一星國家建設成功的原因和意義,以及兩彈一星精神的來源和內涵。向社區和學校的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兩彈一星”精神科普課,從而激發他們面對困難永不退縮,勇于探索,從而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集體主義、奉獻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圖為宣講人在講述何慧澤院士的故事 (李金蔓供圖)
在宣講活動中,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在現場以ppt宣講為主,結合視頻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形式,針對宣講對象的不同對PPT和宣講形式進行變動,切實做到兩彈一星精神被深切貫徹和學習,讓愛國主義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在當代發揚光大。觀眾們都被這些兩彈一星元勛們投身與國家導彈事業的事跡和精神所動容,當講到兩彈一星杰出女性王承書和何慧澤等人時,現場更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踴躍回答有關兩彈一星杰出代表的有關知識,闡述自己對于兩彈一星精神內涵的理解,表達自己對于國家元勛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圖為社區小朋友在回答兩彈一星知識 (金少瑤供圖)
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中有六名共青團員,她們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學習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堅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力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和價值,作為歷史學院的一員,團隊成員注重發掘和考證中國科技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和領悟到中國兩彈一星英雄們為國家國防建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圖為社區小朋友在展示獲得的兩彈一星明信片(王蕊供圖)
團隊成員通過宣講“兩彈一星”的歷史和精神內涵,不僅在教育引導他人,同時也是在自我學習與提高,深刻理解國家的歷史,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學家精神,體會作為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與此同時,團隊成員在宣傳兩彈功勛事跡和精神的同時,關注到了兩彈一星中的女性力量。安徽大學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通過各種形式的宣講活動,深入社區從而擴大兩彈一星精神宣講活動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讓更多的人受到兩彈一星精神的熏陶和鼓舞,從而激勵他們投身與國家創新和科學講究,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國家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更多的人為國家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宣講人集體合照(伍玉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