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課時一個孩子的笑容,安徽師范大學金悅 提供)
7月10日,隨著“陽光之家”暑期課堂的正式開課,古黃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歡聲笑語。考慮到小朋友們年齡差較大,支教時間較短,實踐團隊的老師們便準備了一系列特色課程。老師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在數學課上,他們通過趣味游戲和實物操作,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在語文課上,他們引導孩子們朗讀經典詩文,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學課上,他們帶領孩子們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無限好奇;在美術課上,他們鼓勵孩子們發揮想象力,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夢想世界等等。除了傳統的學科知識外,實踐團隊還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和興趣愛好。他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體育比賽、才藝展示、手工制作等,讓孩子們在參與中學會合作、分享與創造。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更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
深入調研,探尋古村的文化根脈
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實踐團隊還抽出時間深入調研古黃村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他們與村委會緊密合作,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走訪村民家庭、參觀遺址等方式,全面了解古黃村的歷史沿革、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在調研過程中,他們特別關注了村里的幾位杰出人物,如雕刻藝術大師黃士陵的精湛技藝、抗日英雄汪希直的英勇事跡以及數十位退役老兵的崢嶸歲月。這些人物的故事不僅展現了古黃村人民的堅韌不拔和英勇無畏,更為實踐團隊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創作靈感。
(圖二 為汪希直先生的孫子汪國志老師分享汪先生的故事,安徽師范大學金悅 提供)
經過15天的努力,實踐團隊完成了詳盡的調研報告。他們不僅記錄了古黃村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特色,還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展望,希望為古黃村的未來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宣傳并進,傳遞愛與希望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到鄉村教育的現狀以及實踐團隊的付出與努力,實踐團隊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平臺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報道。他們通過發布官方QQ動態、官方微博內容以及抖音短視頻等形式,向外界展示了古黃村的美麗風貌、孩子們的純真笑容以及支教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生動鮮活的記錄不僅讓外界感受到了鄉村教育的艱辛與不易,更展現了實踐團隊成員們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青春風采。
在宣傳過程中,實踐團隊還特別注重與受眾的互動與交流。他們積極回應網友的留言和評論,解答他們的疑問和困惑,希望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鄉村教育的公益事業中來。通過這些努力,實踐團隊不僅讓愛與希望得以傳遞,更激發了社會各界對鄉村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黟起希望之光,共繪教育夢想藍圖
回顧這15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團隊的成員們收獲滿滿。他們不僅為鄉村的孩子們帶去了知識的光芒和成長的快樂,更在支教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他們學會了如何與孩子們溝通交流、如何設計有趣的教學方案、如何處理突發情況等教學技能;他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鄉村教育的現狀和挑戰以及自己作為未來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更在團隊合作中學會了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
對于古黃村的孩子們而言,這15天的暑期課堂也是他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他們在這里結識了來自遠方的朋友和老師;他們在這里學到了許多新鮮有趣的知識和技能;他們更在這里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這些經歷將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寶貴的財富和動力源泉。
(圖三 為結營儀式合照,安徽師范大學金悅 提供)
隨著“黟起向未來”暑期實踐活動的圓滿落幕,實踐團隊的成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感動離開了古黃村。但他們的心卻永遠留在了這里與孩子們緊緊相連。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社會的關注與支持,鄉村教育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同時他們也期待著未來能夠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的青年學子加入到鄉村教育的公益事業中來共同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