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計算機學院“聞聲尋跡”社會實踐隊在輔導員李可欣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深入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紅色教育基地和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通過實地參觀和學習,重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烽火歲月,深刻領會了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
在劉公島,實踐隊參觀了甲午戰爭博物館,目睹了65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大量復制的武器裝備,通過聲光電技術體驗了黃海海戰的激烈場面,感受到了北洋海軍官兵的英勇和犧牲。在旅順口區,隊員們走訪了萬忠墓紀念館、旅順博物館和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等地,詳細了解了日俄戰爭期間中國人民的苦難和抗爭,以及近代工商業的興起與中共早期活動。
在萬忠墓紀念館,通過對歷史照片和文獻的參觀學習,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珍貴。萬忠墓不僅是對逝去生命的哀悼,更是對后人的警示,讓每一位隊員都深感歷史的沉重和民族的悲痛。
緊接著,實踐隊參觀了旅順博物館,這里豐富的藏品和詳實的展覽讓隊員們對旅順口區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博物館內的展品不僅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高超工藝,也展示了旅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最后,實踐隊探訪了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和國際反戰人士的地方。博物館內的囚室、刑訊室等遺跡,讓隊員們感受到了那段黑暗歷史的沉重,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對和平與自由的珍視。
總結而言,“聞聲尋跡”社會實踐隊在此次紅色教育學習活動中取得了顯著成果,隊員們在多個方面獲得了深刻的收獲。他們認識到,傳承紅色基因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負責。通過這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決心將紅色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