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8月2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赤云河”支教團自江蘇啟程,奔赴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谷營鎮(zhèn)程場村開展為期21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希望以“多元興趣課”輔以“奇妙科普課堂”的形式,為孩子們推開新世界的大門。教授基礎學科知識的同時,分享奇聞異錄,激發(fā)孩子們求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鄉(xiāng)村的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城市的教育氛圍和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他們走出鄉(xiāng)村、追求更好教育的愿望。
書“篆”文化——習一手書法,煥發(fā)文明魅力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底蘊。團隊選擇教孩子們書法,不僅是教會他們“篆書”“隸書”“楷書”的書寫技巧,更要讓他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再者,書法考驗人的耐心和專注,能夠鍛煉孩子們的心智。通過學習和欣賞書法,孩子們的審美能力會得到提升,他們會更加懂得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書法作品寫得越來越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成員陳琦濤每日悉心帶著孩子們學習書法之美,一筆一畫細細研磨,掌握書法的清雅,進入忘我之境,這種淡然的自信會激勵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努力進取,追求更好的自己。

圖為團隊成員陳琦濤為孩子們開展書法課程。萬佳佳 供圖
心“動”童行——捧一顆童心,共助健康成長鄉(xiāng)村地區(qū),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孩子們不僅在知識獲取上面臨挑戰(zhàn),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與呵護。為鄉(xiāng)村孩子們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與幫助,7月25日,“赤云河”支教團與揚州大學化工學院“心”動力成長夏令營團隊攜手開展心理健康研討課程。為豐富課程內容,聆聽孩子們的心聲,使得他們能夠通過本次活動更加勇敢地明晰自己的內心訴求,團隊采取多項并行舉措即——多媒體研習、心理健康手冊研讀、面對面交流研聽……
在心理健康課程上,成員王勝浩運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給孩子們科普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并為孩子們著重講解了如:心理障礙,如抑郁性障礙、適應性障礙、焦慮性障礙等心里問題,重點向孩子們講述了面對心理障礙的方法,如適當的情緒宣泄,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擾,恢復心理健康。此外,王勝浩還為孩子們科普了預防心理問題的一些措施。
為了孩子們更加直觀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赤云河”支教團成員給孩子們分發(fā)心理健康宣傳手冊,利用心理健康宣傳手冊,讓孩子們通過閱讀文字和圖畫,對班會上講授的心理健康知識加強理解并消化知識。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們之間互相交流手冊上講述的知識。還有不少同學舉手求助支教團成員,詢問支教團成員手冊上的心理健康相關問題。支教團成員也很熱心地向孩子們答疑解惑。低年級孩子在面對手冊上不太明白的內容時,成員史文琪蹲下身,溫柔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運用有趣且易懂的方式向低年級的孩子們講述心理健康知識。
心理健康是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未來成長,一場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讓為谷營鎮(zhèn)程場小學的孩子們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孩子們懂得如何面臨和處理心理障礙,由此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圖為孩子們心理健康課程學習科普手冊內容。萬佳佳 供圖
影“聚”中原——舉一臺相機,定格留守風貌聚焦鄉(xiāng)村風貌,留住精彩掠影。支教團開展攝影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孩子們發(fā)現周遭美好事物的眼光,鍛煉他們的觀察力與審美創(chuàng)作力,記錄下他們的第一視角中美好的瞬間,具有非凡的意義。支教團隊長萬佳佳根據打擊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攝影教學計劃,從相機、手機的使用,到基礎攝影知識、技巧都進行了踏實的講解,并且定期組織攝影主題活動,鼓勵孩子們舉起相機、手機對準生活中的人事,捕捉鄉(xiāng)村與校園、家人與朋友幸福、可愛的面貌。隊長萬佳佳認為,攝影是能記錄時間的藝術,是能儲存記憶的媒介。孩子們舉起手按下快門那刻是藏不住的激動與喜悅,看著屏幕上顯影出的圖像又是止不住的羞澀。結課時將孩子們使用相手機拍攝的圖片打印出來,辦起了攝影背后的故事講解會。孩子們手持自己親手拍攝的圖片,為大家生動地分享了拍攝時發(fā)生的趣事。

圖為孩子們攝影課程拍攝放學后美好的一瞬。萬佳佳 供圖
舞“動”青春——跳一支華曲,洋溢正茂風華一舞動谷營,青春聚程場。為進一步響應國家美育教育的呼聲,塑造孩子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支教團開展舞蹈教學可以在鍛煉孩子們的身體的同時,豐富她們的學習生活,提升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她們的節(jié)奏感與創(chuàng)作力。舞蹈課作為多元興趣課的一類受到全校學生的歡迎與喜愛,團隊成員史文琪教授了民族、爵士等各樣舞種,耐心地帶領孩子們從最初的拉伸基礎訓練開始,到以出色的舞蹈完成文藝匯演,和孩子們每天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在飛躍的舞步中享受舞蹈的樂趣。教授內容分為4支獨舞,1支合舞,根據孩子們各自的特點單獨教學,深挖每一個細節(jié)。團隊成員史文琪認為,學習舞蹈在孩子的成長期格外重要,它不僅有助于孩子們身體協調能力的訓練,也有助于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fā)育,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放飛理想的舞臺,豐富她們的精神生活,激發(fā)個體潛力,幫助她們自信、快樂地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緩解其可能存在的焦慮。目前,舞蹈教育減貧已受到國際與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
捐“筑”書屋——染詩書墨香,放歌書聲朗青春筑夢中華,教育澆灌未來之花。支教行動對于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偏遠地區(qū)教育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多讀書、讀好書,支教團攜手揚州市藍天救援隊為孩子們捐贈愛心圖書室,為孩子們多元教學的同時,也共同營造書香校園文明新風尚。揚州市藍天救援隊帶著由愛心人士捐贈的圖書,以及畫筆、書包等愛心物資從揚州開車來到蘭考。“愛心書屋”由此筑起,藍天救援隊與程場小學正式建立對口援助關系。孩子們都來到愛心圖書室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愛不釋手地閱讀了起來。藍天負責人與支教團希望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放聲朗讀,與書本締下不解之緣,共探學習與成長的奧秘,在由知識建構的黃金屋中溫柔開解他們的困惑與心結,一步步走入浩瀚的學問宇宙。
“赤云河”與蘭考的故事從2020年開始繪寫,卻從未止步于知識的傳遞,支教團與當地學生、家長以時間為誓言,締結了濃厚的情誼。此次支教活動,赤云河身肩“愛與希望”,輕拂知識的微風沁入每一個來到谷營、來到程場的孩子們、家長們的心間。守護一顆初心,守住一片凈土,牢牢銘記遵循隊訓的中心思想“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繼承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為國家鄉(xiāng)村教育建設添磚加瓦,發(fā)揮“教”與“支”的作用,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祖國未來而努力奮斗。

圖為“赤云河”支教團與程場小學全體學生們合影留戀。萬佳佳 供圖
(通訊員 萬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