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美育小課堂:傳承民族文化,以美培根鑄魂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7月21日下午,東南大學七彩滇南實踐團成員吳陳越為慶來學校小學部學生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
民族團結美育小課堂,通過課堂展示、主題創作等形式讓孩子們體會民族文化之美,增強文化自信。
吳陳越首先耐心細致地為同學們講述了各族人民別具特色的民族紋飾的歷史由來、組成特點及其蘊含的精神文化。多樣的幾何紋飾,色調古樸協調又鮮艷明麗,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宛如一幅畫、一卷書,代代相傳。

吳陳越通過欣賞、觀察、體驗等方式讓同學們直觀感受民族紋樣的美感,在一次次互動交流中幫助同學們了解民族紋樣的四種構圖方法:連續性、對稱性、放射性、自由性,引導同學們發現分析民族傳統紋樣的規律,創作富有民族特色的紋樣。

在一雙雙巧手的涂繪下,一個個主題鮮明的藝術作品展現在大家眼前,這不僅是對孩子們藝術才能的一次鍛煉,更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次傳承和創新,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巧手匠心,共繪民族團結情。七彩滇南實踐團希望通過這樣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加深同學們對不同民族文化的認識,弘揚民族團結精神,引導同學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繪就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