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學生對鋼鐵行業輝煌歷程與現狀的認知,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工匠精神,冶金工程學院“鋼韻傳承·匠心織夢”暑期社會實踐隊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沉浸式調研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深入馬鋼展示館、寶鋼歷史陳列館、上海歷史博物館等地調研,感受鋼鐵行業的發展歷程與技術革新。
在馬鞍山馬鋼展示館,實踐隊員們一覽馬鋼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卓越的技術創新成果以及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館內珍藏的豐富歷史資料與實物展品,如同時間的長廊,引領隊員們直觀而深刻地感受了馬鋼不斷壯大的非凡歷程。隊員們不僅見證了馬鋼作為中國鋼鐵工業重要支柱的輝煌成就,更深刻體會到了它在國家經濟騰飛中不可或缺的貢獻與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對馬鋼綜合利用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馬孟臣進行專訪。邢浩然 供圖
隨后,實踐隊與馬鋼綜合利用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馬孟臣面對面交流,他帶領隊員們走進工匠工作室,展開了一場生動的現場教學。馬孟臣研究員以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如何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匠心,用精湛技藝詮釋著對鋼鐵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鼓勵學生們要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為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對寶鋼湛江鋼鐵職工王寧學長進行專訪。劉緗祺 供圖
實踐隊還采訪了就職于寶鋼湛江鋼鐵的王寧學長,王寧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和職業發展心得,為學生們分享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他鼓勵學生們要敢于挑戰自我、勇于創新實踐,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學長的分享讓隊員們對鋼鐵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在探討工匠精神時,學長以親身經歷為例,深刻闡述了其內涵與意義。王寧說:“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能力與責任的完美契合。當我們擁有更強的能力時,肩上的責任也隨之加重。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確保這份能力足以支撐起這份責任。”
此次實踐不僅讓隊員們深刻洞悉了鋼鐵行業的歷史脈絡與對國家經濟建設的巨大貢獻,更從馬孟臣和王寧的分享中汲取了寶貴經驗:專業素養與堅韌精神并重,同時緊跟綠色冶金前沿趨勢。面對行業挑戰,隊員們更加堅定了求知若渴、勇于創新的決心,誓以實際行動迎接未來鋼鐵行業的每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