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黨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加強建設美麗幸福的新農村,安徽工業大學“皖風北渡新華村”社會實踐隊開啟了赴黑龍江省雞東縣東海鎮新華村暑期社會實踐之旅。實踐隊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同時也在實踐中錘煉自我,增長才干。
振興新華,紅色基因薪火傳
實踐隊首先參觀了新華村紅色演藝館,這里不僅是歷史記憶的殿堂,更是革命精神的傳承地。每一尊革命烈士雕像、每一幅紅燈記原型李玉和的描繪,以及抗聯四軍紅色歷史主題浮雕墻,都以無聲的語言,向我們講述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與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隊員們肅立其間,心懷敬畏,深刻體會到紅色文化的厚重與深遠。在黨群活動室二樓,隊員們觀看了電影《自有后來人》,該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日寇占領時期,華夏兒女不甘淪為亡國奴,紛紛起來反抗的英勇事跡。影片中李玉和勇敢頑強、堅貞不屈的抗日英雄形象,深深打動了每一位隊員。通過觀看影片,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不屈不撓、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紅色傳統,將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圖為實踐隊觀看以新華村當地歷史改編的電影《自有后來人》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邢浩然供圖
深入調研,現代農業發展探索
為深入了解鄉村農業發展現狀,實踐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與當地村民面對面交流,開展了一系列農業調研活動。在新華村村主任的介紹下了解了各類農作物的種植技術、生長周期、市場需求及銷售渠道等關鍵信息。他們走訪了當地的種植大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詳細詢問了作物種植、病蟲害防治、市場銷售等情況,并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發現,盡管近年來新華村農業生產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但仍面臨著技術落后、信息閉塞、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實踐隊結合所學專業知識,提出了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建立農產品電商平臺、加強農民技能培訓等建議,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認可。
圖為村主任為隊員講述當地稻米生長發育及農業機械化情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邢浩然供圖
此次“皖風北渡新華村”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紅色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傳承之旅,更是一次對現代農業與鄉村治理的深入探索與學習之旅。今后,冶金工程學院將會繼續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用智慧和汗水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