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攜春風入村企,學伴大暑踐農桑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服務社會,助力鄉村,7月20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向陽鵝生-鵝語心聲團”暑假社會實踐團精心組織開展實踐活動,來到了開封市通許縣淼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啟了屬于他們的社會實踐之旅。
(圖一為團隊成員和老師們合影)
社會實踐之始,作為團隊的指導教師之一,杜書記就一直關注著成員們的動態,成員們也會將每天的實踐活動以圖片或文字的形式發送到群里,以便杜書記更好地知悉成員們的動向和社會實踐進程。
(圖二為團隊成員在微信群分享實踐動態)
為了更好地指導成員們的此次社會實踐,7月22日,正值大暑時節,杜書記和學院袁晉及韓世充老師一行人來到淼林。翻騰的熱浪暫時阻隔了萬物生氣,平日里活躍在看家護院第一線的忠犬衛士們也退居烈日直射范圍之外,失去了往日的精神頭兒。但在開封淼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小院的會議室里,此時正是一番有說有笑、熱鬧非凡的景象。
(圖三為杜書記及隨行老師翻看公司宣傳冊)
一進門,迎上來的便是成員們熱切的目光,聽到的是一聲聲親切的“杜書記好”“老師們好”。杜書記先是一一回應著同學們的問候和期盼,而后將手里給成員們帶的禮物親自分到成員們手中。落座之后,杜書記請成員們先介紹介紹自己。接著就這三天的實踐經歷,讓成員們聊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成員們暢所欲言,“來到咱們淼林之后,也確確實實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超市里買鵝蛋,和自己親自到鵝圈里撿鵝蛋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鵝蛋真的很大,比雞蛋大不少呢,特別是剛剛下的鵝蛋,撿起來還能感受到表面的余溫,這樣鮮活的感受在城里可是沒有的。”
(圖四為杜書記及隨行老師和成員們交談)
聽到成員們靈動又不失細謹的分享,老師們頻頻點頭,不時還補充一些自己在鄉村生活時的親身經歷。袁老師補充道,他希望成員們在接下來的社會實踐當中,能夠多了解家禽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控方面的問題,比如鵝的常見病有哪些、如何預防、預防程序是什么等等。杜書記表示,很高興成員們能有獨特的感受和體會,也相信此次社會實踐對同學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寶貴的經歷。同時對成員們有所期望,一是希望成員們能夠把此次社會實踐做的更有意義,二是此次社會實踐時間較短,要重在體驗與見識,三則是成員們要著重注意安全問題。
在屋內端坐良久,大家都未免有點疲乏,于是杜書記提議實地探訪一番。一路上,成員們主動當起導游,介紹這里的“果樹林下種牡丹,牡丹花下養大鵝”的生態特色養殖模式。淼林的負責人王淼姐也向杜書記一行簡要介紹了公司現在的養殖規模、養殖品種等信息。雖然近日通許氣溫已多次突破35℃大關,但毒辣的日光絲毫沒有阻擋老師們的熱情,縱使襯衫濕透,也依舊要親身體驗一番。
(圖五為參觀圖片)
此次杜書記蒞臨指導學習,讓成員們更加明確了實踐目標和實踐意義,得以全身心地投身社會實踐中去,也更加堅定了成員們用所學專業知識為農戶帶去福利的決心,夯實專業基礎,增長本領見識,帶動更多青年人一起返家鄉,貢獻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