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寒假行:探索竹泉村宅基地盤活利用難題
中國青年網青島2月7日電(通訊員 潘亞男)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宅基地閑置逐漸成為鄉村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國家明確指出要深入推動農村宅基地改革,加強宅基地管理,探索并保障農村居民的宅基地使用權。為進一步探索竹泉村宅基地盤活利用所存在的問題,1月13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入鄉求真”實踐隊來到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竹泉村實地調查當地宅基地利用問題。
1月13日上午,“入鄉求真”實踐隊隊員來到竹泉村,開始對當地的村民進行采訪與調查。其中實踐隊隊員采訪了一位叔叔,據了解,這位叔叔守著祖輩留下來的宅基地,已經在村莊中獨自生活了四十余年。“現在村里都是這些老房子,住著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了,等再過幾年應該都荒廢了。"叔叔這樣說道,“要想這些房子不荒廢,還得國家出臺政策啊!”面對叔叔這樣的感嘆,實踐隊隊員向叔叔普及了國家的有關政策,并堅信國家政策能夠有效落實。由此看來,鄉村振興背景下,宅基地的盤活利用有關問題仍亟待解決。
實踐隊隊員從竹泉村基本情況出發,采取了挨家挨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與面對面訪談相結合、親身參觀宅基地等多種實踐形式,力求完備、詳實地把握竹泉村宅基地情況。通過分析調查問卷數據,實踐隊隊員發現,竹泉村宅基地閑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村內勞動力為尋求較高收入選擇外出打工,所以宅基地無人管理;實踐隊隊員還發現,絕大多數的高齡村民拒絕自家宅基地流轉,原因是因為想要給外出的子女和年邁的自己一份保障。
隨著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更多年邁的老人獨自一人守著偌大的空房屋生活。這部分空巢老人不僅需要被關注身體健康,更需要心理狀況的關照。采訪調查時一位奶奶說她的子女都外出務工,只剩自己一個人守著老房子。平常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坐在門前發呆。由此實踐隊隊員想到可以回收這部分宅基地,然后將這類高齡村民安置在新修建的安置居民樓里。這樣既能使鄉村宅基地被有效回收與利用,也能夠讓空巢老人們得到心靈上的慰藉。
經過與村委會有關人員交談對話,“入鄉求真”實踐隊隊員了解到,竹泉村的農民“自愿”把自己的宅基地退回給集體,集體便把這些宅基地自然而然看做經營性建設用地。這樣就使得農村建設用地與普通宅基地的邊界不明顯,而且有許多農村閑置宅基地已經被占用,利用效率不高,但又難以收回。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因為補償不到位或者遇到比較偏執的村民,效果不好,引起了一些沖突。有的村莊收回了土地,但也沒有解決再利用的問題,使得多方面的利益都受到傷害。
促進鄉村宅基地的有效盤活與利用,應該先了解當地村民的意愿,探究影響村民意愿的因素是什么,才能更好的發展宅基地,促進鄉村建設。此次實踐活動表明,盤活利用宅基地必須從村民的認知觀念入手,以適當放活宅基地使用權為出發點,分析閑置宅基地的盤活利用方法和完善對策,這對鄉村振興戰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