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隊經過實地考察,總結了生態觀光農業的作用。在經濟效益上,生態觀光農業可以通過提供農產品銷售、農家樂等多種經營方式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調研顯示,生態觀光農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顯著效果。生態環境保護上,生態觀光農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通過合理的農業種植方式和農業生產管理,保護土壤、水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健康。調研數據顯示,在生態觀光農業發展地區,土壤質量和水資源利用率有所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得到了改善。文化傳承方面,生態觀光農業注重傳承和弘揚農村地區的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通過舉辦農民文化節、農耕技藝展示等活動,使游客更加了解和體驗傳統農村文化,增加了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教育意義上,生態觀光農業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機會,培養了人們對農村的興趣和對農產品的認識。特別是對青少年和城市居民來說,生態觀光農業可以提供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增強他們對農業和自然環境的關注和保護意識。同時發展生態觀光農業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社會和諧與穩定。通過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減少了農民對城市的流動,提升了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水平。
綜上,生態觀光農業的調研成果顯示,它在經濟、環境、文化傳承、教育和社會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它是一種能夠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模式,也是一個能夠滿足人們對自然環境和鄉村生活的獨特需求的旅游方式。
由隊員使用SWOT分析法對庵上湖村進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庵上湖村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有著良好的基礎。為了實現成功發展,需要加強專業管理和運營能力,同時結合當地資源和文化特色,吸引外部投資,尋找合作機會。應該注重環境保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綠色、有機農產品和生態旅游的特色吸引游客,增加產業附加值。同時,要密切關注競爭態勢,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市場定位和差異化發展,同時關注自然災害風險,加強災害防范和應對能力。隊員由小見大,認為這并不僅是庵上湖村一個地方的情況,而是可以拓寬到全國大部分地區,專業的管理和運營能力、當地特色是任何一個地區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所必備的,利用農村的優美景色,合理使用生態工程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服務質量能夠有效的吸引大批游客,同時,管理者積極關注市場情況和反饋,不斷修改、提高本地區生態觀光農業的質量,獲得的利益又可以反過來作用于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對鄉村振興意義深遠。
隊員也積極為生態觀光農業在鄉村振興路上的發展建言獻策。首先,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提供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加強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鼓勵農民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同時,加大對生態觀光農業的資金投入,支持農民發展農業觀光景點、農家樂等項目,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其次,應組織專門的培訓機構,提供專業培訓與技術支持,為農民提供關于生態觀光農業的知識培訓,包括景觀設計、農產品加工技術、客戶服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農民的經營管理水平。鼓勵農民通過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將農產品打造成有競爭力的品牌,發展農產品品牌化,如本次實踐隊所選擇的昌樂縣庵上湖村正是形成了自己的瓜菜品牌,為后續發展打下來基礎。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增加鄉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需要加強科技支持,推動農業與科技的融合。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智能化裝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同時,鼓勵農業創新,開發出更具競爭力和特色的農業觀光產品。最后,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渠道,加強宣傳與推廣,加大對生態觀光農業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通過精美的圖片、視頻和故事,向城市居民展示鄉村美景和農產品的優勢,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生態觀光農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實踐隊正是通過媒體看到了庵上湖村的事跡,選擇作為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