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啊對對對”實踐團成員薛子怡前往山西省大同市進行社會實踐。讓我們跟隨她感受紅色記憶,追尋革命足跡,了解革命先烈。
一
|前往紅色記憶館
1
曙光初照
1921
2
共赴國難
全面抗戰開始后,國共第二次合作,組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統一戰線的領導下,大同軍民和國際上愛好和平的人士一道,開展了英勇無畏的抗日斗爭。
我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我加入犧牲救國同盟會,誓死
不做亡國奴,要為中華民族的
解放事業斗爭到底!
3
革命到底
國共戰爭爆發后,黨在大同地區繼續開展土改運動,進行經濟建設,配合前線部隊作戰。1949年勝利前夕,黨努力爭取國民黨大同守城部隊和平改編,迎來了雁北地區的和平解放。
4
緬懷先烈
抗戰期間,大同地區有無數的共產黨員,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獨立與日本帝國主義英勇斗爭,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甘灑熱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亨利·諾爾曼·白求恩,共產黨員,醫學博士,加拿大著名醫師,醫療創新者,國際人道主義者
白求恩同志在靈丘抗戰前線開展醫療救護、建立野戰醫院、主旨世界反法西斯戰史上第一支支援輸血隊伍、創辦衛生學校、親自培訓醫護人員。他為中國人民贏得民族獨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的偉大事跡感動了無數熱愛和平的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二
|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后,成為被殘害礦工死后堆放尸體的軌道。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8年,掠煤1400多萬噸,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1962年建館,是目前中國存在最大、最完整的一個“萬人坑。
“萬人坑”分上下兩洞,上洞寬5米多,深40多米,為一自然山洞;下洞寬4左右,深70多米,為舊時小煤窯的坑道。在這兩個洞內,堆滿了日軍二戰期間占領大同后殺戮或迫害致死礦工的尸體。
紀念館以“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面向未來,振興中華”為主題,分為“覬覦礦藏,蓄謀已久”、“荼毒大同,霸占煤礦”、“野蠻開采,瘋狂攫取”、“奴役礦工,滅絕人性”、“累累白骨,鐵證如山”、“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六大部分,采用大量珍貴圖片、實物資料,通過背景雕塑、幻影成像、多媒體技術、場景再現等聲光電多種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展示,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二戰”期間在大同煤礦犯下的滔天罪行,告誡國人銘記苦難歷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自強不息。
三
|實踐感悟
大同紅色之行,帶我感受了多年前先人走過的道路,經歷的艱難險阻,將紅色記憶深深刻入心中,也體會到當今盛世來之不易,萬不可忘記來時路。
感慨來時艱難險阻之路,體會熱烈澎湃革命精神,永存敬畏傳承初心,傳遞永不熄滅圣火,邁向未來光明燦爛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