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三下鄉:開展趣味課堂,傳承拓印技藝
為進一步發揚傳統非遺文化,宣傳和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對傳統藝術的理解,促進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而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傳承人普遍年齡較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迫在眉睫。“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社會實踐團隊在7月6日上午來到阿拉爾桃源社區、7月11日去往阿圖什市幸福路街道吾斯塘路社區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非遺植物拓印技藝志愿活動。 植物拓印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實踐團隊的本次活動圍繞非遺植物拓印技藝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志愿活動。首先,提前準備植物拓印所需的材料:紋路清晰的葉片、顏色鮮艷的花瓣、白色口罩、透明膠、鵝卵石等;其次,給小朋友們講解非遺拓印的知識以及拓印的方法技巧;最后,在實踐團隊志愿者的幫助下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制作非遺植物拓印口罩。
團隊成員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是我國民間文化的關鍵,也是我們國家不可或缺的傳統文化,青少年從小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也可幫助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提高動手能力。本次活動以藝術的形式向青少年科普拓印這一非遺文化,感受非遺文化蘊含的獨特內涵。傳播非遺文化,不再是少數個人的事情,更需要大眾的積極參與,團隊立志面向青少年群體傳播非遺文化,加強青少年對文化的認同和理解,有助于順應時代號召,加深青少年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讓孩子們認識非遺,走進非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