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鞏固脫貧成果,改善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許昌市襄城縣山頭店鎮雙張村始終是一馬當先、率先垂范,在干部的帶領下取得眾多發展成果。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實踐團隊在此展開社會實踐,觀察鄉村發展,探索生育問題,響應時代號召。
觀察鄉村發展 沐浴時代新風
雙張村有2600口人、13個村民組,2900畝耕地。以前,村中許多房屋因年久失修出現坍塌損毀,各類雜亂物品和生活垃圾也是隨處可見。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經過村民幾年的修整與建設,村中的環境得到優化改善,并且對土地進行綜合治理,在荒地上建設文化廣場,配套器材設施。
“過去的水泥路,如今也變成了硬化路……”居民感嘆著這幾年的變化。村中進行的“五美庭院”創建,也極大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

過去的道路環境

雙張村如今的老年人活動角
開展實地走訪 了解生育狀況 

時代發展家興旺,生育困境待解決。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隨著三孩政策大力推進、人口老齡化逐漸加深,鄉村三孩生育行為背后的影響因素及現實困境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此,實踐團隊在村干部的支持下,選取部分家庭進行采訪。
雙張村人口約2600人,基數不大,三孩家庭數量并不多。經過交談,實踐隊員總結有如下發現:
一,影響生育的根本因素仍是家庭經濟條件。 “沒有錢怎么生小孩”“這兩年我們收入多了些才選擇生第三個孩子”……所有家庭均強調了經濟條件的重要性。在農村,收入這一因素尤為關鍵。
二,文化程度的提高減少了盲目生育現象。 人口素質普遍提升,大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雙張村人口的文化狀況明顯改善。過去的村民覺得多生幾個是好事,而現在,村民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更強烈,考慮到經濟條件,村民對于生育也更謹慎,獨生或二孩家庭相對較多,三孩家庭數量較少。
三,傳統觀念對三孩生育有一定影響。 調查采訪中,我們關注到性別問題,這在某一戶家庭表現得尤為典型。該家庭撫養三個孩子,年齡較大的兩個孩子為女孩,年齡較小的一個孩子為男孩。居民提及,這樣也確實想要“兒女雙全”。由這一現象可以窺見,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仍對農村生育行為有影響。
觀察雙張村發展成果,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頗豐。實干篤行、步履不停,我們將深刻領悟時代精神,以實際行動響應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