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文獻
封面圖: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赴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暑期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為深入了解岐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文遺根源,2023年8月4日,實踐團前往寶雞市岐山縣檔案局進行進一步理論學習及調查研究。
圖為實踐團在岐山縣檔案館合照
經過前期實踐工作,實踐團已經對岐山縣周文化傳承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一定的了解,為進一步探索文化底蘊,詳細了解相關知識,團隊特地通過翻閱資料的方式進行了對岐山縣歷史文化資源的全面調研。
圖為實踐團成員查閱資料
在岐山縣檔案局,實踐團成員翻閱了《岐山縣志》、《岐山年鑒》、《岐山縣文物志》、《鳳鳴岐山》等多本文獻,在這些書籍中,實踐團成員系統地了解了岐山縣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情況。其中,《岐山縣文物志》詳細記錄了岐山縣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建筑、石刻、陶器、青銅器等,這些文化遺產不僅見證了岐山縣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岐山縣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介紹下參觀文獻陳列館
在檔案局的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實踐團成員還觀看了岐山縣的文物展示,這些文物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同時也展示了岐山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通過對檔案館內文獻的篩選與瀏覽,實踐團隊的隊員們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了解到岐山當地政府聯合當地文旅局、林業局等多部門結合當地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從調整經濟結構、適應國家政策、發展特色文化等多方面對周文化遺址以及以岐山農家醋釀造工藝、岐山臊子面制作工藝為代表的岐山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保護與發揚。
圖為太平寺塔前合照
圖為岐伯雕像
接著,實踐團成員來到太平市,對太平寺塔、岐伯紀念館等地進行考察,在調研過程中,團隊還特意走訪了岐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從中獲取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信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圖為岐山泥塑、剪紙及實踐團成員參觀過程
在調查中,實踐團發現岐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多樣,涵蓋了藝術、工藝、技藝等各個領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岐山縣的手工制陶技藝、剪紙技藝等。它們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團隊深刻了解到傳統技藝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這次調研,實踐團對岐山縣周文化傳承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實踐團將會深入研究岐山縣的周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岐山縣的周文化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