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韻鼓動,潤情非遺——青燁隊開展瑤族長鼓舞教學課程
長鼓舞是瑤族特色民族文化,也是瑤族人民情懷和精神生活的寄托。長鼓舞課程能鍛煉學生的創想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效做好美育教學工作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7月9日上午9:00,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團委青燁隊在清遠市連南民族高級中學開設“瑤鼓喧天,舞動青春”瑤族長鼓舞教學課程,本課程共三課時,由文教組嘻嘻老師——李子熙擔任主講員,帶領同學們體驗瑤族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天作之合。
課堂伊始,主講員通過較為系統地講解小長鼓形狀、圖紋等象征、內涵,增進同學們對瑤族小長鼓的了解,同時提升對小長鼓的興趣和熱愛,在同學們心中種下一枚瑤族長鼓舞的種子。
到了精彩的手工環節,同學們以美術手工的形式將瑤族特色圖騰元素繪入小長鼓,用簡單的礦泉水瓶制作出“簡易版”小長鼓,在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實現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高同學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認同感。
第二、三課時是優美的舞蹈教學課程,主講員從體態與元素入手幫助學生們夯實長鼓舞的練習基礎,“如何握鼓?何為膝部顫動?什么體態最為優美?”主講員從問題導入,實踐作答,帶領同學們在手足動作間感悟長鼓舞編排和練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陰手陽手上下陽手,砍木立柱轉天轉地,大小蓮花蓮花蓋頂……”結合瑤族人民辛勤勞動的歷史,主講員以逐個舞句為單位教授小長鼓舞組合動作,并講解著各種動作的細節和背后的淵源故事。
課程最后,主講員與同學們一起編排出獨一無二的長鼓舞舞蹈《紅心瑤燁》,并堅持每日練習,最終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舞蹈盛宴,留下專屬于彼此的盛夏記憶。
瑤韻鼓動,潤情非遺。長鼓舞課程將瑤族文化情結與舞蹈、美術手工結合,由淺入深培養同學們的藝術表現能力,增強同學們對舞蹈藝術的深層體驗與傳統文化的審美熱愛,感悟長鼓舞的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
作者:張凱茵 來源:共青團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委員會青燁實踐服務隊
- 倡廉反腐,追尋正道之光
- 為堅決支持反腐敗斗爭,樹立廉潔思想,“以廉潔自處,續紅色基因”小隊來到了南通群英館,探尋張謇近代足跡。
- 08-20